一、 紧急避险概述 | 第1-11页 |
(一) 概念及沿革 | 第6-8页 |
(二) 紧急避险在刑法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 第8-9页 |
(三) 分类及意义 | 第9-11页 |
二、 紧急避险的法律属性及其根据 | 第11-26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理论界的观点 | 第11-17页 |
(二) 我国理论界的观点 | 第17-20页 |
(三) 笔者的观点 | 第20-26页 |
三、 紧急避险的构成 | 第26-58页 |
(一) 必须要有现实的危险 | 第26-39页 |
(二) 避险行为必须出于不得已 | 第39-44页 |
(三) 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危险损害 | 第44-49页 |
(四) 紧急避险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 | 第49-56页 |
(五) 避险行为必须具有社会相当性 | 第56-58页 |
四、 紧急避险的刑法效果 | 第58-61页 |
(一) 合法化紧急避险的效果 | 第58-60页 |
(二) 免责紧急避险的效果 | 第60-61页 |
五、 有关紧急避险的几个问题 | 第61-72页 |
(一) 避险过当 | 第61-66页 |
(二) 假想避险 | 第66-69页 |
(三)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 | 第69-70页 |
(四) 紧急避险与义务冲突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后记 | 第76-77页 |
声明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