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科研院所企业化经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 导论第1-10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1.2 研究的目的第8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8-10页
2 科研院所的现状分析第10-34页
 2.1 外部环境分析第10-18页
  2.1.1 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体制根本改革第10-11页
  2.1.2 我国科技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第11-16页
  2.1.3 企业和大学的技术开发对科研院所的挑战第16-18页
 2.2 内部环境分析第18-24页
  2.2.1 技术能力分析第18-19页
  2.2.2 人力资源分析第19-20页
  2.2.3 资本结构分析第20-22页
  2.2.4 组织结构分析第22-24页
 2.3 企业化经营需要解决的问题第24-34页
  2.3.1 观念更新第24-27页
  2.3.2 转制形式第27-29页
  2.3.3 管理体制第29-30页
  2.3.4 股权结构第30页
  2.3.5 资本引入第30-31页
  2.3.6 企业战略第31-32页
  2.3.7 人力资源第32-33页
  2.3.8 产业化第33-34页
3 国内外经验借鉴第34-46页
 3.1 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的转制方法第34-39页
  3.1.1 基本情况第34页
  3.1.2 转制前的改革实践第34-36页
  3.1.3 承包制的负面效应第36-37页
  3.1.4 北京钢铁研究总院企业化经营的运作第37-39页
 3.2 日本、英国和美国的科技体制特点第39-43页
  3.2.1 日本“产学官”合作的科研体制第39-41页
  3.2.2 英国科学研究体制的特点第41-43页
  3.2.3 美国的科技发展政策第43页
 3.3 西方国家面对知识经济的运筹第43-46页
4 科研院所企业化经营对策研究第46-63页
 4.1 企业战略确定对策第46-47页
 4.2 人力资源重组与人力资本实现对策第47-54页
  4.2.1 人力资源重组第47-51页
  4.2.2 人力资本实现第51-54页
 4.3 资本结构重组对策第54-56页
  4.3.1 理想的资本结构决策第54-55页
  4.3.2 科研院所资本结构重组思路第55-56页
 4.4 间接融资对策第56-59页
  4.4.1 使用银行贷款第56页
  4.4.2 利用票据融资第56-57页
  4.4.3 往来融资第57页
  4.4.4 使用风险资金第57页
  4.4.5 利用民间资金第57-58页
  4.4.6 商品贸易融资第58-59页
 4.5 资本运营对策第59-63页
  4.5.1 利用香港创业板市场和国内二板市场第60-61页
  4.5.2 利用上市公司资源第61-63页
5 株洲橡胶塑料研究院企业化经营实证分析第63-75页
 5.1 基本情况第63页
 5.2 转制前的科研体制改革第63-64页
  5.2.1 大力开展横向课题第63-64页
  5.2.2 课题承包制第64页
 5.3 企业化经营的基本思路与做法第64-68页
  5.3.1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战略目标调整第64-65页
  5.3.2 通过加速人才流动,实现人力资源重组第65-66页
  5.3.3 通过提高产业化程度,实现资本结构优化第66-67页
  5.3.4 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第67-68页
 5.4 企业化经营的初步成效第68-69页
  5.4.1 市场经济意识初步树立第68-69页
  5.4.2 产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第69页
  5.4.3 经济效益初步体现第69页
  5.4.4 企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第69页
 5.5 下一步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第69-74页
  5.5.1 建立股份制的现代企业制度第70页
  5.5.2 按照四项原则优化股权结构第70-72页
  5.5.3 营造适应科研院所人力资本的体现机制第72页
  5.5.4 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机构第72-74页
 5.6 结论第74-75页
主要参考资料第75-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性网络个人信用系统的建立
下一篇:基于虚拟现实的集装箱起重机驾驶仿真训练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