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学心理学(课堂教育心理学)论文

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关系的探寻

论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导论第12-2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2-19页
  (一) 教育学发展中出现"亲哲学、远心理学"倾向第12-14页
  (二) 重视心理学方法的引进,但忽视方法背后的思想第14-15页
  (三) "照搬"心理学知识,缺乏教育学的加工和改建第15-17页
  (四) 基础关系研究的可待发展性第17-19页
 二、术语界定与研究方法第19-24页
  (一) 术语界定第19-22页
  (二) 研究方法第22-24页
 三、主要结构与内容第24-27页
第一章 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关系的演变回眸第27-49页
 一、前学科:心理观、教育观和哲学观共享的前提性问题域第27-29页
 二、学科形成:教育研究对象域向受教育者的"自然"转向第29-33页
  (一) 心理学与神学的分野开启学科形成的"大门"第30-31页
  (二) 唯物主义感觉论和机械心理学演绎出直观教学原则第31-32页
  (三) 教育过程的一般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自然"成为教育研究的中心第32-33页
 三、学科独立:教育学核心问题的心理学论证第33-39页
  (一) 科学与哲学的分化提供了学科谋求独立的科学方法第34-35页
  (二) 哲学、生理学和教育思想都具有心理学倾向第35-36页
  (三) 赫尔巴特以物理模式构造"观念-统觉"心理学第36-38页
  (四) 赫尔巴特借助心理学提升教育学的科学性第38-39页
 四、学科发展:心理学研究实证化对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影响第39-44页
  (一) 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研究传统第39-41页
  (二) 心理学研究的实证化推动思辨教育学的淡出第41-42页
  (三) 教育理论的实证心理学化第42-44页
 五、中国的语境第44-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二章 心理学在知识上对教育学的贡献第49-122页
 一、 前提性问题域及其现实化的路径第49-59页
  (一) 前提性问题域的延展第49-55页
  (二) 前提性问题域现实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研究方法第55-59页
 二、发展机制研究的资源及教育学的应用与突破第59-95页
  (一) 个体发展观之前提性认识的分歧与共识第59-61页
  (二)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分析第61-70页
  (三) 个体发展阶段观第70-72页
  (四) 个体发展的方式第72-86页
  (五) 教育和发展的关系第86-92页
  (六) 发展机制研究背景下的知识和能力之关系第92-95页
 三、学习机制研究的成果及对教育学的启示第95-120页
  (一) 学习心理研究的成果在教育上的应用第96-105页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与影响第105-111页
  (三) 学习机制研究对教育学基础性的影响第111-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第三章 教育学与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相互借鉴的可能性第122-148页
 一、教育学借鉴心理学资源的若干问题及其反思第122-128页
  (一) 知识借鉴上的"未加工"和"未改建"第122-127页
  (二) 研究方法上的"简单移植"第127-128页
 二、教育学和心理学在研究方法论上的异同第128-140页
  (一) 教育学和心理学人性假设上异同第129-134页
  (二) 教育研究的思维方式分析第134-138页
  (三) 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科性质与定位的差异第138-140页
 三、方法论相互借鉴的可能性分析第140-147页
  (一) 教育学向心理学学习实证精神,重证据和事实第140-143页
  (二) 教育学的整体、综合和动态生成的研究方法论可供心理学参考第143-147页
 本章小结第147-148页
结语: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关系的发展展望第148-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4页
 一、著作第151-157页
 二、期刊论文第157-162页
 三、网络资源第162-163页
 四、外文资料第163-164页
后记第164-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自闭症幼儿语言发展和交流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政治社会学分析--以上海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