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实施的探讨--基于郑州一中的调研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9页 |
二、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研究目的 | 第1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五、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概述 | 第13-21页 |
第一节 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 第13页 |
第二节 高中音乐新课程的主要特点 | 第13-15页 |
一、课程内容结构 | 第14页 |
二、学分制管理 | 第14-15页 |
第三节 高中音乐新课程的性质 | 第15-17页 |
一、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 | 第15-16页 |
二、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 第16页 |
三、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 | 第16-17页 |
第四节 高中音乐课程的发展概况 | 第17-21页 |
一、高中音乐课程的初始期 | 第17-18页 |
二、高中音乐课程的恢复期 | 第18-19页 |
三、高中音乐课程的新时期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郑州一中实施高中音乐新课程概况 | 第21-41页 |
第一节 郑州一中新课程实施情况 | 第21-23页 |
一、培养目标 | 第21页 |
二、“两课”建设 | 第21-22页 |
三、“ST特色课程体系” | 第22页 |
四、学生社团活动 | 第22-23页 |
第二节 郑州一中音乐新课程实施情况 | 第23-25页 |
一、音乐新课程的管理与开设 | 第23-24页 |
二、音乐教学师资与培训 | 第24页 |
三、音乐教学器材与场地 | 第24-25页 |
第三节 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实施 | 第25-32页 |
一、音乐鉴赏教材的使用 | 第25-27页 |
二、音乐鉴赏课例及分析 | 第27-31页 |
三、音乐鉴赏模块的学习评价 | 第31-32页 |
第四节 其他选修模块的教学实施 | 第32-37页 |
一、其他选修模块的开设情况 | 第33页 |
二、其他选修模块的教学安排 | 第33-35页 |
三、其他选修模块开设对学生的影响 | 第35-36页 |
四、其他选修模块的学习评价 | 第36-37页 |
第五节 音乐校本课程 | 第37-41页 |
一、钢琴校本课程 | 第38页 |
二、二胡校本课程 | 第38页 |
三、舞蹈校本课程 | 第38-41页 |
第三章 思考与建议 | 第41-57页 |
第一节 关于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建议 | 第41-43页 |
一、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 第41-42页 |
二、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 第42页 |
三、音乐校本教材的编写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关于选修模块开设的思考与建议 | 第43-46页 |
一、模块的开设与实施 | 第43-45页 |
二、学生的选课与指导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关于音乐鉴赏教材使用的建议 | 第46-48页 |
一、师生对教材的看法 | 第46-47页 |
二、课前钻研教材的建议 | 第47页 |
三、课堂使用教材的建议 | 第47-48页 |
第四节 关于音乐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建议 | 第48-51页 |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 第48-49页 |
二、教师对自身角色新的认识 | 第49-50页 |
三、教师对自身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 | 第50-51页 |
第五节 关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建议 | 第51-53页 |
一、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 第51-52页 |
二、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 第52页 |
三、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改善教学方式 | 第52-53页 |
第六节 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建议 | 第53-57页 |
一、体验式学习 | 第53-54页 |
二、自主性学习 | 第54页 |
三、探究性学习 | 第54-55页 |
四、合作性的学习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