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12页 |
0. 导论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研究创新 | 第19-22页 |
1. 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 第22-64页 |
·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第23-48页 |
·国外在企业人力资本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述评 | 第25-30页 |
·国内在企业人力资本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述评 | 第30-48页 |
·知识管理理论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第48-56页 |
·关于知识管理的内涵和性质 | 第49-50页 |
·知识分类和隐性知识转化 | 第50-51页 |
·知识共享的手段 | 第51-53页 |
·组织学习和知识创新 | 第53-54页 |
·知识管理的意义及趋势 | 第54-56页 |
·企业理论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第56-64页 |
·古典企业理论 | 第56-57页 |
·现代企业理论 | 第57-61页 |
·企业能力理论 | 第61-64页 |
2. 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增值 | 第64-100页 |
·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及构成要素和特征分析 | 第64-72页 |
·人力资本的概念 | 第65-67页 |
·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分析 | 第67-69页 |
·人力资本的特征 | 第69-72页 |
·企业人力资本及类型划分 | 第72-80页 |
·企业人力资本的涵义 | 第72-73页 |
·企业普通员工拥有人力资本 | 第73-75页 |
·企业人力资本的层次及类型划分 | 第75-80页 |
·人力资本在现代企业竞争力中的核心作用 | 第80-87页 |
·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 第80-82页 |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演变 | 第82-83页 |
·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力的决定作用 | 第83-84页 |
·专业型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重要 | 第84-85页 |
·人力资本成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特性分析 | 第85-87页 |
·人力资本驱动企业价值增值 | 第87-100页 |
·价值的内涵 | 第87-88页 |
·企业人力资本价值观 | 第88-89页 |
·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分析 | 第89-95页 |
·人力资本价值与企业价值增值 | 第95-100页 |
3. 基于人力资本的高新技术企业合约结构特性 | 第100-138页 |
·人力资本升值与企业合约制度演进 | 第101-104页 |
·企业家人力资本地位上升与企业合约制度 | 第101-103页 |
·专业型人力资本地位上升与企业合约制度 | 第103-104页 |
·普通型人力资本地位上升与企业合约制度 | 第104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和特征 | 第104-112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 第104-108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 | 第108-112页 |
·基于人力资本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本结构特征 | 第112-115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特征 | 第115-118页 |
·异质型人力资本主导高新技术企业的合约结构 | 第118-138页 |
4.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工作驱力特征——基于科技人员工作驱力与工作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138-178页 |
·基本概念与解释 | 第139-143页 |
·工作驱力 | 第139-141页 |
·个人工作绩效 | 第141-142页 |
·组织支持感 | 第142-143页 |
·基本量表 | 第143-146页 |
·工作驱力量表的开发 | 第143-145页 |
·本研究使用的量表 | 第145-146页 |
·研究假设 | 第146-151页 |
·正式研究的样本描述 | 第151-154页 |
·正式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 第151-152页 |
·正式测试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情况 | 第152-153页 |
·正式调查研究人口变量的平均值比较 | 第153-154页 |
·正式调查研究变量的均值及Pearson 相关系数 | 第154页 |
·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154-160页 |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154-157页 |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157-160页 |
·正式研究的假设检验 | 第160-168页 |
·虚拟变量的设置 | 第160-161页 |
·共线性诊断 | 第161-163页 |
·组织支持感和工作驱力对个人工作绩效的作用 | 第163-164页 |
·组织支持感对工作驱力与个人工作绩效的调节作用 | 第164-167页 |
·研究假设结果总结 | 第167-168页 |
·工作驱力的协调和平衡 | 第168-174页 |
·研究结论及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激励中的启示 | 第174-178页 |
·研究结论 | 第174-175页 |
·实证结论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激励中的启示 | 第175-178页 |
5. 基于工作驱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增值激励整合 | 第178-240页 |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增值激励方式整合 | 第180-189页 |
·激励理论及其启示 | 第180-182页 |
·科技型人力资本增值激励要素匹配 | 第182-186页 |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的增值激励原则 | 第186-188页 |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增值激励整合模型 | 第188-189页 |
·基于获得驱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产权激励 | 第189-213页 |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中科技型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依据 | 第190-198页 |
·科技型人力资本分享剩余索取权的制度安排 | 第198-203页 |
·科技型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控制权的制度安排 | 第203-209页 |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动态配置 | 第209-213页 |
·基于学习驱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发展激励 | 第213-228页 |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培训激励 | 第214-221页 |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学习激励 | 第221-226页 |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职业发展激励 | 第226-228页 |
·基于联系驱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环境激励 | 第228-240页 |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文化环境激励 | 第229-233页 |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工作环境激励 | 第233-236页 |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团队环境激励 | 第236-240页 |
结论 | 第240-244页 |
(1) 研究结论 | 第240-242页 |
(2) 研究局限 | 第242-243页 |
(3) 研究展望 | 第243-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4-259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相关成果 | 第259-261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261-265页 |
论文摘要 | 第265-268页 |
Abstract | 第268-271页 |
后记 | 第271-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