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生态演化规律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提要 | 第1-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5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框架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第二章 产业集群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35页 |
·国外产业集群经典理论 | 第15-18页 |
·传统产业集群理论 | 第15-17页 |
·现代产业集群理论 | 第17-18页 |
·国内产业集群研究 | 第18-21页 |
·不同地域产业集群研究 | 第19-20页 |
·不同时段产业集群研究 | 第20-21页 |
·产业集群研究方向 | 第21-34页 |
·产业集群主要研究方向 | 第21-24页 |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 | 第24-28页 |
·产业集群概念及其内涵研究 | 第28-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生态学基本理论 | 第35-53页 |
·生态学相关概念 | 第35-37页 |
·生态学 | 第35-36页 |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 第36-37页 |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37-41页 |
·生物间关系理论 | 第37-39页 |
·生物与环境间关系理论 | 第39-40页 |
·生态学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生态学理论引入经济管理领域的可行性 | 第41-51页 |
·微观层次企业生态研究 | 第41-47页 |
·宏观层次企业生态研究 | 第47-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产业集群生态特征及其分类 | 第53-78页 |
·产业集群生态特征 | 第53-58页 |
·产业集群宏观生态特征 | 第54-55页 |
·产业集群微观生态特征 | 第55-57页 |
·产业集群自组织生态特征 | 第57-58页 |
·产业集群形成生态要素 | 第58-64页 |
·企业生态位 | 第59-62页 |
·生态位限制前提下产业集群形成要素 | 第62-64页 |
·产业集群分类 | 第64-77页 |
·产业集群传统分类 | 第64-70页 |
·产业集群生态分类 | 第70-72页 |
·产业集群生态分类典型案例 | 第72-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产业集群的生态演化过程 | 第78-108页 |
·理论基础 | 第78-82页 |
·演化理论 | 第78-80页 |
·生命周期理论 | 第80-82页 |
·产业集群生态演化理论研究 | 第82-95页 |
·产业集群演化自组织规律 | 第82-83页 |
·产业集群典型演化规律 | 第83-95页 |
·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案例研究 | 第95-107页 |
·产业集群典型演化案例研究 | 第95-99页 |
·内源型产业集群演化案例研究 | 第99-102页 |
·外源型产业集群演化案例研究 | 第102-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六章 产业集群内企业个体运行机制 | 第108-132页 |
·生物群落运行机制 | 第108-113页 |
·生物群落种间关系 | 第108-111页 |
·生物群落r-k 策略 | 第111-113页 |
·产业集群内种间关系 | 第113-125页 |
·竞争关系 | 第113-117页 |
·共生关系 | 第117-123页 |
·捕食关系 | 第123-125页 |
·产业集群内企业生态策略 | 第125-130页 |
·产业集群内企业r-k 策略 | 第125-128页 |
·案例-海尔集团由r 策略向k 策略转变 | 第128-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七章 产业集群整体运行机制 | 第132-157页 |
·产业集群运行能量源 | 第132-141页 |
·产业集群能量产生 | 第132-137页 |
·产业集群能量转化 | 第137-141页 |
·产业集群运行要素流 | 第141-147页 |
·产业集群要素流动机制 | 第142-145页 |
·要素流动的集群效率 | 第145-147页 |
·产业集群运行信任平衡机制 | 第147-156页 |
·产业集群信任平衡机制基本特征 | 第147-150页 |
·产业集群企业间信任机制分析 | 第150-156页 |
·本章小结 | 第156-157页 |
第八章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案例生态学分析 | 第157-171页 |
·北京汽车产业集群生态学分析 | 第158-160页 |
·上海汽车产业集群生态学分析 | 第160-164页 |
·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生态学分析 | 第164-170页 |
·本章小结 | 第170-171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71-175页 |
·主要结论 | 第171-173页 |
·创新点 | 第173页 |
·展望 | 第173-175页 |
参考文献 | 第175-184页 |
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84-185页 |
致谢 | 第185-186页 |
摘要 | 第186-189页 |
ABSTRACT | 第189-1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