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一) “个性化”的概念内涵阐述 | 第7页 |
| (二) 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 第7-8页 |
| (三)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解读 | 第8-9页 |
| 一、当前阅读教学现状 | 第9-16页 |
| (一) 本体目标——遭受冷遇 | 第9-10页 |
| (二) 学习主体——趋向虚拟 | 第10-13页 |
| (三) 价值导引——趋向含糊 | 第13-16页 |
| 二、对“有效的个性化阅读”几种相应的策略 | 第16-29页 |
| (一) 有效个性化阅读教学应向教学智慧回归 | 第16-17页 |
| 1. 向教学智慧回归,就是教师要充实丰富自己 | 第16-17页 |
| 2. 向教学智慧规格,还要寻觅教学创意 | 第17页 |
| (二) 有效个性化阅读要在学习语言中培养语文能力 | 第17-21页 |
| 1. 敏锐提取关键训练点 | 第18-19页 |
| 2. 训练要扎实有效 | 第19-21页 |
| (三) 有效个性化阅读要在自主活动中凸现学习主体 | 第21-23页 |
| 1. 归还阅读的空间 | 第22页 |
| 2. 教师的有意引导 | 第22-23页 |
| (四) 有效个性化阅读,要引导正确的价值观 | 第23-25页 |
| 1.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呵护自信心 | 第23-24页 |
| 2. 教师及时给予价值引导 | 第24-25页 |
| (五) 课型研究 | 第25-29页 |
| 三、小学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反思 | 第29-30页 |
| (一) 个性要以共性为基础 | 第29页 |
| (二) 发挥群体优势,互助合作 | 第29-30页 |
| 结语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 后记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