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影响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 第14-15页 |
2 产业安全理论体系的研究 | 第15-28页 |
·产业安全的概念 | 第15-17页 |
·产业安全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产业安全的内容和范围 | 第19-25页 |
·战略产业保护阶段的选择 | 第20-21页 |
·战略产业保护对象的选择 | 第21-24页 |
·战略产业的选择 | 第24-25页 |
·产业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5-28页 |
·外商直接投资 | 第26页 |
·外国产品倾销 | 第26-27页 |
·原料及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垄断 | 第27页 |
·国际贸易壁垒 | 第27-28页 |
3. 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影响评价模型 | 第28-37页 |
·现有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综述 | 第28-29页 |
·构建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影响模型 | 第29-37页 |
·评价模型 | 第29页 |
·评价指标 | 第29-31页 |
·以装备制造业为例 | 第31-37页 |
4. 外资并购发展状况及其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37-91页 |
·装备制造业 | 第37-63页 |
·ABB-合肥变压器 | 第39-42页 |
·新加坡威斯特-大连电机 | 第42-46页 |
·约翰迪尔-佳木斯联合收割机 | 第46-48页 |
·德国博世-威孚集团 | 第48-52页 |
·德国FAG-西北轴承 | 第52-55页 |
·瑞典阿特拉斯-沈阳凿岩机械 | 第55-58页 |
·西门子-锦西化工 | 第58-60页 |
·格里森-哈工 | 第60-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汽车业 | 第63-69页 |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 第63-64页 |
·美国福特汽车 | 第64页 |
·戴姆勒克莱斯勒 | 第64-65页 |
·德国大众集团 | 第65页 |
·德国宝马汽车公司 | 第65-66页 |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 | 第66-67页 |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 | 第67页 |
·法国雷诺汽车公司 | 第67-68页 |
·法国标志-雪铁龙集团(PSA) | 第68页 |
·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 | 第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化工 | 第69-78页 |
·水泥行业 | 第70-77页 |
·金属制品业 | 第77-78页 |
·日化 | 第78-82页 |
·联合利华-中华牙膏 | 第79页 |
·美国庄臣-上海家化 | 第79-80页 |
·欧莱雅-小护士、羽西 | 第80-81页 |
·美国强生-大宝 | 第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医药业 | 第82-84页 |
·西域投资-美罗药业 | 第83页 |
·住友商事-天方药业 | 第83页 |
·荷兰DSM-华药集团 | 第83-84页 |
·拜耳医药(BHC)-东盛科技 | 第84页 |
·小结 | 第84页 |
·食品、饮料行业 | 第84-91页 |
·啤酒业 | 第84-86页 |
·纯净水、饮料 | 第86-88页 |
·肉类加工 | 第88-89页 |
·小结 | 第89-91页 |
5. 结论及建议 | 第91-94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加强我国对外资并购监管的建议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
附录 | 第99-119页 |
作者简历 | 第119-12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