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14-15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2 产业集聚的理论与模型 | 第16-28页 |
·产业集聚的理论 | 第16-21页 |
·古典、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 第16页 |
·新经济地理学论 | 第16-20页 |
·现代集聚理论 | 第20-21页 |
·产业集聚模型 | 第21-24页 |
·空间集中度 | 第21-22页 |
·赫芬代尔指数和赫希曼-赫芬代尔指数 | 第22页 |
·区位基尼系数法 | 第22-23页 |
·EG指数和MS指数 | 第23-24页 |
·基于距离的多空间尺度方法 | 第24页 |
·产业集聚效应模型 | 第24-28页 |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 | 第24-25页 |
·CES函数模型 | 第25-26页 |
·Ciccone模型 | 第26-28页 |
3 京津冀产业集聚分析 | 第28-47页 |
·已有产业集聚模型分析 | 第28-31页 |
·传统集聚模型分析 | 第28-29页 |
·区位商法 | 第29-30页 |
·梯度模型法 | 第30-31页 |
·产业集聚模型的改进 | 第31-33页 |
·综合区位商模型的提出 | 第31-32页 |
·非单调递减的梯度模型的提出 | 第32-33页 |
·京津冀产业集聚测度 | 第33-45页 |
·基于综合区位商法的产业集聚测度 | 第33-41页 |
·非单调递减梯度模型分析产业集聚变化 | 第4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4 京津冀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 第47-60页 |
·已有集聚效应模型分析 | 第47-48页 |
·改进的集聚效应模型的提出 | 第48-52页 |
·改进的集聚效应模型 | 第48-50页 |
·改进的集聚效应模型约束条件 | 第50-52页 |
·京津冀产业集聚效应测度 | 第52-57页 |
·京津冀集聚效应分析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结论和展望 | 第60-62页 |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68页 |
作者简历 | 第68-7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