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转向系统论文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1-12页
第二章 转向系统的发展过程第12-22页
   ·传统的转向系统第12-16页
     ·机械式转向系统第12-13页
     ·液压式助力转向系统(HPS)第13-14页
     ·电-液式助力转向系统(EHPS)第14-16页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第16-22页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6-17页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类型第17-18页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主要部件第18-19页
     ·电动助力转向的关键技术第19-21页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点第21-22页
第三章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受力与性能分析第22-36页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受力第22-23页
   ·理想转向盘力矩的研究第23-24页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第24-29页
     ·转向回正能力评价第25页
     ·转向轻便性评价第25-26页
     ·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评价第26-27页
     ·转向盘振动评价第27页
     ·转向路感及路感强度第27-29页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第29-36页
     ·转向系统模型第29-30页
     ·助力电动机模型第30-31页
     ·车辆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第31-33页
     ·轮胎模型第33-34页
     ·EPS系统状态方程第34-36页
第四章 EPS系统助力特性研究第36-45页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第36-37页
   ·转向助力特性曲线设计原则第37-38页
   ·电动助力转向助力特性曲线的类型第38-41页
   ·不同助力特性曲线参数的影响第41-45页
第五章 电动助力特性曲线设计第45-54页
   ·助力特性曲线的确定第45页
   ·助力特性曲线特征参数的确定第45-50页
     ·助力特性曲线的特征参数第45-46页
     ·助力特性曲线特征参数的确定第46-50页
   ·助力特性曲线的仿真验证第50-5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5页
   ·主要结论第54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T-DRIVE的微型汽车动力传动匹配分析及优化
下一篇:微型客车车门侧面碰撞有限元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