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儿童心理学论文

婴儿自我认知的发生、发展及其与母婴依恋的关系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引言第15-16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第16-44页
 1.自我认知及相关概念界定第16-19页
   ·自我第16-18页
   ·自我认知第18-19页
     ·自我认知的定义第18页
     ·与自我认知有关的概念第18-19页
 2.儿童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的理论研究第19-26页
   ·Mead的符号交互理论第19页
   ·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第19-20页
   ·认知发展理论第20-21页
     ·Selman的儿童自我认知发生发展五阶段说第20-21页
     ·Markus的自我图式理论第21页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第21-24页
     ·Erikson的心理社会性发展模型第21-22页
     ·Spitz关于自我形成的发生场理论第22-23页
     ·Jacobson的自我心理结构发展模式第23页
     ·Mahler关于婴儿自我发生发展过程的观点第23-24页
   ·苏联心理学关于儿童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的理论第24-26页
     ·安南耶夫的自我意识理论第24-25页
     ·斯托林的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理论第25页
     ·丽西娜的儿童自我意识交往发生论第25-26页
 3.婴儿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的研究第26-42页
   ·西方关于婴儿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的实证研究简史第26-33页
     ·萌芽时期(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末)第26页
     ·起步时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第26-30页
     ·扩展时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初)第30-31页
     ·多元化发展时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第31-33页
   ·婴儿自我认知发生的指标第33-35页
     ·视觉自我认知指标第33-34页
     ·言语自我认知指标第34-35页
   ·婴儿自我认知的发生发展研究第35-36页
   ·婴儿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第36-40页
     ·内部因素第36-38页
     ·外部因素第38-40页
     ·我国关于婴儿自我认知的研究现状第40-42页
 4.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第42-44页
   ·关于婴儿自我认知的具体发生年龄的研究尚待加强第42页
   ·关于18~24个月婴儿自我认知的发展特点的研究不够系统第42-43页
   ·关于婴儿自我认知发展与依恋关系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第43-44页
第二部分 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第44-52页
 1.研究的总体思路第44-48页
   ·研究遵循的指导思想第44-45页
     ·儿童发展与教育相结合第44页
     ·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第44页
     ·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第44页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第44-45页
     ·多种研究方法与统计手段相结合第45页
   ·研究的总体思路第45-48页
     ·为什么要研究15~24个月婴儿的自我认知第45-46页
     ·对本研究采用多层线性方法处理数据的分析第46-47页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第47-48页
 2.研究问题与假设第48-51页
   ·婴儿自我认知的发生时间第48-49页
   ·婴儿自我认知的发展特点第49页
   ·母婴依恋与婴儿自我认知发展的关系第49-51页
 3.研究意义第51-52页
   ·理论意义第51页
     ·有助于发现中国婴儿自我认知能力发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第51页
     ·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和促进儿童自我发展心理学研究第51页
     ·有助于丰富婴儿心理研究的内容第51页
     ·有助于了解意识的起源问题第51页
   ·实践意义第51-52页
     ·有助于我国家长了解婴儿的心理发展,为家长对婴儿进行早期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可借鉴的实用教育建议及方法第51页
     ·为婴儿产品的研发与创作等提供心理学依据第51-52页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第52-87页
 研究1 婴儿自我认知发生的纵向追踪研究第52-61页
  1.研究目的第52页
  2.研究方法第52-53页
   ·被试第52页
   ·研究工具第52页
   ·研究程序第52-53页
     ·视觉自我认知第52-53页
     ·言语自我认知第53页
   ·行为编码和数据处理第53页
  3.结果分析第53-58页
   ·婴儿视觉自我认知的发生第53-55页
     ·婴儿视觉自我认知发生的年龄特点第53-55页
     ·婴儿视觉自我认知发生的个体差异第55页
     ·婴儿视觉自我认知三个任务的关系第55页
   ·婴儿言语自我认知的发生第55-58页
     ·婴儿言语自我认知发生的平均年龄和个体差异第55-56页
     ·婴儿言语自我认知发生的具体表现第56-58页
  4.讨论第58-60页
   ·关于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第58页
   ·婴儿视觉自我认知发生的年龄特点第58-59页
   ·婴儿视觉自我认知各指标间的关系第59页
   ·婴儿言语自我认知发生的年龄特点第59-60页
  5.小结第60-61页
 研究2 婴儿自我认知发生的横向研究第61-70页
  1.研究目的第61页
  2.研究方法第61-63页
   ·被试第61页
   ·研究工具第61页
   ·研究程序第61-62页
   ·编码和记分第62-63页
  3.结果分析第63-66页
   ·婴儿自我认知发生的年龄特点第63-65页
     ·婴儿视觉自我认知发生的年龄特点第63-64页
     ·婴儿言语自我认知发生的年龄特点第64-65页
   ·婴儿自我认知发生的性别差异第65-66页
     ·婴儿视觉自我认知发生的性别差异第65页
     ·婴儿言语自我认知发生的性别差异第65-66页
   ·婴儿视觉自我认知和言语自我认知的关系第66页
  4.讨论第66-69页
   ·婴儿视觉自我认知的发生第66-67页
   ·婴儿言语自我认知的发生第67-68页
   ·婴儿视觉自我认知和言语自我认知的关系第68-69页
  5.小结第69-70页
 研究3 18~24个月婴儿自我认知的发展特点第70-80页
  1.研究目的第70页
  2.研究方法第70-72页
   ·被试第70页
   ·实验工具与材料第70页
   ·研究程序第70-71页
     ·培训主试第70页
     ·实验程序第70-71页
     ·编码和记分第71页
   ·数据处理第71-72页
  3.结果分析第72-77页
   ·婴儿自我认知随时间变化的描述统计分析第72-74页
     ·婴儿自我认知总体发展的年龄特点第72-73页
     ·三次实验婴儿自我认知得分的相关分析第73页
     ·婴儿自我认知总体发展的性别差异第73-74页
   ·婴儿自我认知的发展趋势第74-77页
     ·婴儿自我认知发展的整体分析第75-76页
     ·婴儿自我认知的发展趋势和个体差异第76页
     ·婴儿自我认知发展的性别差异第76-77页
  4.讨论第77-79页
   ·婴儿自我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第77-78页
   ·婴儿自我认知发展的性别差异第78-79页
   ·婴儿自我认知发展的个体差异第79页
  5.小结第79-80页
 研究4 母婴依恋与婴儿自我认知发展的关系第80-87页
  1.研究目的第80页
  2.研究方法第80-82页
   ·被试第80页
   ·研究工具与材料第80-81页
     ·母婴依恋第80页
     ·自我认知第80-81页
   ·研究程序第81页
     ·培训主试第81页
     ·母婴依恋第81页
     ·自我认知实验室实验第81页
   ·编码和记分第81-82页
     ·儿童依恋行为卡片编码第81-82页
     ·自我认知实验编码第82页
   ·数据处理第82页
  3.结果分析第82-84页
   ·18个月婴儿的母婴依恋安全性的基本结果第82页
   ·母婴依恋与自我认知的相关分析第82-83页
   ·母婴依恋安全性不同的婴儿自我认知的总体发展趋势第83页
   ·母婴依恋安全性对婴儿自我认知发展的预测作用第83-84页
  4.讨论第84-86页
  5.小结第86-87页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第87-98页
 1.婴儿自我认知的发生第87-89页
 2.婴儿自我认知的发展特点第89-90页
 3.婴儿自我认知的发生发展过程第90-91页
 4.母婴依恋与婴儿自我认知发展的关系第91-92页
 5.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92-93页
   ·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第92页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第92-93页
   ·统计手段上的创新第93页
 6.对婴儿早期教育实践的建议第93-95页
   ·重视孩子的"看"和"听",使其意识到自我的存在第93-94页
   ·通过"假装游戏",使孩子发现自己和别人是不同的第94页
   ·多给孩子反馈,帮助孩子意识到自我的变化第94-95页
   ·通过同伴交往,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第95页
   ·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多给婴儿提供情感温暖,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第95页
 7.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第95-98页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8页
附录第108-118页
 附录一:允许婴儿参加的同意书第108-109页
 附录二:婴儿基本情况调查表第109-110页
 附录三:婴儿言语自我认知发生记录表第110-111页
 附录四:婴儿言语自我认知母亲访谈提纲第111-112页
 附录五: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第112-115页
 附录六: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家长报告单第115-116页
 附录七:实验照片第116-118页
后记第118-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
下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