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支架式学习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前言第9-15页
 一、研究的缘由第9-10页
  (一) 问题一:教师如何在课堂组织中既重视学生的意义建构,又关注到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第9页
  (二) 问题二: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第9-10页
  (三) 问题三: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第10页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第10-13页
  (一) 支架的类型与程度第10-11页
  (二) 支架式学习的本质属性第11-12页
  (三) 支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第12-13页
  (四) 支架式学习的特点第13页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第13-14页
  (一) 研究的方法第13页
  (二) 研究的过程第13-14页
 四、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一章 支架式学习形成的背景及其理论基础第15-29页
 一、支架式学习形成的背景第15-18页
  (一) 最近发展区理论进入当代教育心理学的话语中心第15-17页
  (二) 建构主义对学习理论的思考第17-18页
 二、支架式学习的产生与发展第18-19页
 三、支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第19-29页
  (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19-21页
  (二) 认知发展学习理论第21-25页
  (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5-29页
第二章 支架式学习的基本概述第29-38页
 一、支架式学习的“支架”第29-35页
  (一) “支架”的定义第29-31页
  (二) 支架的呈现方式第31-32页
  (三) 支架的类型第32-34页
  (四) 支架的特征第34-35页
 二、支架式学习的涵义第35-36页
 三、支架式学习的特征第36-38页
  (一) 支架式学习是一种以社会因素、认知因素和个人因素为中介的学习第36-37页
  (二) 支架式学习是一种包括详细学习计划的学习第37页
  (三) 支架式学习是一种预期式的学习第37页
  (四) 支架式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建构学习第37-38页
第三章 支架式学习的课堂组织第38-53页
 一、支架式学习课堂组织的基本环节第38-47页
  (一) 前期分析第38-41页
  (二) 支架搭建第41-43页
  (三) 支架式学习展开第43-46页
  (四) 支架的调整与撤消第46-47页
 二、支架式学习课堂组织中的要素分析第47-50页
  (一) 最近发展区的厘定第47-48页
  (二) 最近发展区内支架式学习活动的评估第48页
  (三) 教师在支架式学习中的角色第48-50页
  (四) 学生课堂参与的维持第50页
 三、支架式学习课堂组织的基本准则第50-53页
第四章 支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第53-65页
 一、支架式学习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第53-57页
  (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征第53-54页
  (二) 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第54-57页
 二、支架式学习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案例第57-65页
  (一) 前期分析第57-58页
  (二) 学习目标分析第58页
  (三) 确定最近发展区第58页
  (四) 支架搭建第58-60页
  (五) 支架式学习展开第60-63页
  (六) 支架消失第63页
  (七) 对该案例的分析第63-6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5-72页
 一、本研究的意义第65-66页
  (一) 支架式学习有助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第65页
  (二) 支架式学习有助于让学生学会学习第65-66页
  (三) 支架式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第66页
 二、支架式学习现阶段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66-71页
  (一) 一堂有缺陷的英国小学数学课第66-70页
  (二)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第70-71页
 三、今后研究的方向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点高中数学学习的性别差异研究
下一篇:南昌市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现状及专业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