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营养卫生、食品卫生论文--营养学论文

抗氧化乳杆菌的筛选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引言第10-19页
   ·自由基第10-12页
     ·生物体内的自由基及其产生机制第10页
     ·自由基对生物大分子的损伤以及引起的疾病第10-12页
   ·抗氧化物质的概述第12-13页
   ·乳酸菌及其主要生理功能第13-14页
     ·乳酸菌第13页
     ·乳酸菌的生理功能第13-14页
   ·乳酸菌的抗氧化作用可能的机制第14-15页
     ·乳酸菌的活性氧和自由基清除系统第15页
     ·乳酸菌中的氧化还原调控系统第15页
   ·乳酸菌抗氧化研究的方法第15-16页
     ·体外试验第15-16页
     ·体内试验第16页
   ·发酵乳的抗氧化第16-17页
   ·本项研究的目标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研究目标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8页
   ·试验菌株及来源第19页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第19-21页
     ·MRS 培养基第19页
     ·鉴定培养基第19-20页
     ·脱脂乳第20-21页
     ·培养条件第21页
   ·主要试剂以及仪器设备第21-22页
     ·主要试剂以及材料第21页
     ·主要试剂的配置方法第21-22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2页
   ·研究方法第22-28页
     ·抗氧化乳杆菌的初筛第22-23页
     ·菌株生长特性研究第23页
     ·胃肠环境耐受性测定第23-24页
     ·菌种鉴定第24页
     ·抗氧化特性的测定第24-25页
     ·LLB 和Lp-B 抗氧化能力研究第25-26页
     ·乳杆菌在发酵乳中的抗氧化活性第26页
     ·乳杆菌抗氧化机制研究第26-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46页
   ·抗氧化乳杆菌的筛选第28-37页
     ·H_2O_2 耐受性测定第28-29页
     ·DPPH 清除率测定第29-30页
     ·菌株生长特性研究第30-32页
     ·胃肠道环境耐受性试验第32-34页
     ·菌种的鉴定第34-37页
   ·LLB 和LP-B 抗氧化活性变化第37-40页
     ·随培养时间的变化第37-38页
     ·随培养温度的变化第38-39页
     ·随培养基pH 值的变化第39页
     ·随细胞浓度的变化第39-40页
   ·发酵乳中乳杆菌抗氧化活性研究第40-43页
     ·发酵时间的影响第40-41页
     ·发酵温度的影响第41-42页
     ·牛乳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第42-43页
   ·抗氧化机制初步探究第43-46页
     ·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第43-45页
     ·抗氧化活性比对第45-46页
4 讨论第46-49页
   ·抗氧化乳杆菌的筛选第46-47页
     ·H_2O_2 耐受性测定第46页
     ·DPPH 清除率测定第46页
     ·菌株生长特性研究及肠胃耐受性测定第46-47页
   ·LLB 和LP-B 抗氧化性的变化第47页
     ·抗氧化特性测定第47页
     ·抗氧化性的变化第47页
   ·牛乳中乳杆菌抗氧化性活性研究第47-48页
   ·抗氧化机制的初步探索第48-49页
5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附录1第54-55页
附录2第55-5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57页
作者简历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检测猪肉中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研究
下一篇:食源性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IPI-1基因分布和致病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