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管理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薪酬管理激励性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薪酬管理公平性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薪酬管理概述 | 第17-26页 |
2.1 薪酬和薪酬管理 | 第17-18页 |
2.1.1 薪酬概念 | 第17页 |
2.1.2 薪酬管理的内容 | 第17-18页 |
2.2 薪酬管理体系 | 第18-21页 |
2.2.1 基于职位的薪酬管理体系 | 第18-20页 |
2.2.2 基于业绩的薪酬管理体系 | 第20-21页 |
2.3 高管薪酬管理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2.3.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2页 |
2.3.3 激励理论 | 第22-24页 |
2.3.4 锦标赛理论 | 第24-26页 |
第3章 LC银行高管薪酬管理方案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6-35页 |
3.1 银行简介 | 第26-27页 |
3.2 高管岗位设置及特征 | 第27-28页 |
3.2.1 高管岗位设置 | 第27页 |
3.2.2 高管学历与年龄结构 | 第27-28页 |
3.3 高管薪酬管理方案现状 | 第28-32页 |
3.3.1 按照职务等级和任职年限确定的薪酬级别管理方案 | 第28-29页 |
3.3.2 扣减式的年薪管理方案 | 第29-30页 |
3.3.3 按照职务等级、工龄设置的年金分配方案 | 第30-31页 |
3.3.4 福利性的住房补贴管理方案 | 第31-32页 |
3.4 现行高管薪酬管理方案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3.4.1 薪酬级别和职务等级设置落后 | 第32-33页 |
3.4.2 年薪管理没有发挥业绩的激励作用且缺少延期支付方式 | 第33页 |
3.4.3 年金与住房补贴金管理缺乏激励性 | 第33-35页 |
第4章 国外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管理方案的借鉴 | 第35-45页 |
4.1 英美模式 | 第35-39页 |
4.1.1 美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管理方案 | 第35-36页 |
4.1.2 加拿大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管理方案 | 第36-37页 |
4.1.3 英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管理方案 | 第37-38页 |
4.1.4 英美模式的特点 | 第38-39页 |
4.2 德日模式 | 第39-41页 |
4.2.1 日本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管理方案 | 第39-40页 |
4.2.2 德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管理方案 | 第40-41页 |
4.2.3 德日模式的特点 | 第41页 |
4.3 英美模式与德日模式的差异分析 | 第41-43页 |
4.3.1 薪酬管理影响因素的比较 | 第41-42页 |
4.3.2 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42-43页 |
4.4 国外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管理方式的启示 | 第43-45页 |
第5章 LC银行高管薪酬管理方案再设计 | 第45-66页 |
5.1 设计思路与设计流程 | 第45-47页 |
5.1.1 设计思路 | 第45-46页 |
5.1.2 设计流程 | 第46-47页 |
5.2 薪酬级别管理优化设计 | 第47-53页 |
5.2.1 职务等级优化设计 | 第47-49页 |
5.2.2 薪酬级别优化设计 | 第49-53页 |
5.3 年薪管理方案优化设计 | 第53-60页 |
5.3.1 KPI考核指标及计分方法设计 | 第53-55页 |
5.3.2 年薪分配方案设计 | 第55-58页 |
5.3.3 年薪支付方案设计 | 第58-60页 |
5.4 年金管理方案优化设计 | 第60-62页 |
5.4.1 年金分配方案设计 | 第60-62页 |
5.4.2 年金支付方案设计 | 第62页 |
5.5 住房补贴金管理方案优化设计 | 第62-66页 |
5.5.1 住房补贴金分配方案设计 | 第62-64页 |
5.5.2 住房补贴金支付方案设计 | 第64-6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66-67页 |
6.2 本文创新点及局限性 | 第67-68页 |
6.2.1 本文创新点 | 第67页 |
6.2.2 本文局限性 | 第67-68页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