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0页 |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石花菜概述 | 第10页 |
1.1.2 酸奶产品概述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1 国内外对石花菜的研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外对石花菜琼胶寡糖的研究 | 第13页 |
1.2.3 国内外对乳制品的研究 | 第13-17页 |
1.2.4 低场核磁共振在国内外乳制品应用现状 | 第17-18页 |
1.2.5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应用现状 | 第18页 |
1.3 课题来源、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8页 |
1.3.2 课题目的 | 第18-19页 |
1.3.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石花菜琼胶降解工艺的研究 | 第20-33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材料与设备 | 第20-21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2.2.2 试验设备 | 第21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1-24页 |
2.3.1 标曲绘制 | 第21页 |
2.3.2 琼胶寡糖的降解工艺 | 第21-22页 |
2.3.3 石花菜琼胶降解工艺单因素实验 | 第22页 |
2.3.4 响应面实验设计 | 第22-23页 |
2.3.5 薄层层析法验证降解产物 | 第23页 |
2.3.6 降解产物的益生元效应 | 第23-24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4-32页 |
2.4.1 D-半乳糖标准曲线 | 第24页 |
2.4.2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4-27页 |
2.4.3 响应面实验结果 | 第27-29页 |
2.4.4 响应曲面分析与优化 | 第29-30页 |
2.4.5 最佳降解工艺条件的验证实验 | 第30页 |
2.4.6 薄层层析分析降解产物 | 第30-31页 |
2.4.7 琼胶寡糖的益生元效应实验 | 第31-32页 |
2.5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石花菜酸奶发酵工艺的研究 | 第33-51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材料与设备 | 第33-34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33-34页 |
3.2.2 试验设备 | 第34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34-37页 |
3.3.1 石花菜酸奶制作工艺 | 第34-35页 |
3.3.2 单因素实验设计 | 第35页 |
3.3.3 响应面设计 | 第35-36页 |
3.3.4 石花菜酸奶对比实验 | 第36-37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7-50页 |
3.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37-40页 |
3.4.2 响应面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3页 |
3.4.3 响应曲面分析与优化 | 第43-47页 |
3.4.4 验证结果 | 第47页 |
3.4.5 对比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3.6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石花菜酸奶在发酵及后熟过程中的水分迁移 | 第51-59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材料与设备 | 第51-52页 |
4.2.1 试验材料 | 第51页 |
4.2.2 试验设备 | 第51-52页 |
4.3 试验方法 | 第52-53页 |
4.3.1 石花菜酸奶的制备 | 第52页 |
4.3.2 酸奶的制备 | 第52页 |
4.3.3 低场核磁共振试验及其参数设定 | 第52页 |
4.3.4 低场核磁共振测定核磁共振成像试验及参数设定 | 第52-53页 |
4.3.5 环境扫描电镜试验及参数设定 | 第53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3-57页 |
4.4.1 石花菜酸奶核磁共振分析 | 第53-54页 |
4.4.2 不同发酵及贮藏时间的核磁共振数据变化 | 第54-56页 |
4.4.3 石花菜酸奶及酸奶核磁共振成像结果 | 第56页 |
4.4.4 环境扫描电镜成像结果 | 第56-57页 |
4.5 结论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石花菜酸奶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59-73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材料与设备 | 第59-60页 |
5.2.1 试验材料 | 第59页 |
5.2.2 试验设备 | 第59-60页 |
5.3 试验方法 | 第60-63页 |
5.3.1 石花菜酸奶粉的制备 | 第60页 |
5.3.2 辅料的制备 | 第60页 |
5.3.3 原辅料的准备 | 第60页 |
5.3.4 粉末压片 | 第60页 |
5.3.5 质构TPA测定实验及参数设定 | 第60-61页 |
5.3.6 石花菜酸奶片感官测定 | 第61-62页 |
5.3.7 低场核磁共振试验及参数设定 | 第62页 |
5.3.8 石花菜酸奶片营养成分测定 | 第62-63页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63-72页 |
5.4.1 麦芽糊精添加量对石花菜酸奶片性质的影响 | 第63-64页 |
5.4.2 β-环糊精添加量对石花菜酸奶片性质的影响 | 第64-65页 |
5.4.3 CMC-Na添加量对石花菜酸奶片性质的影响 | 第65-67页 |
5.4.4 硬脂酸镁添加量对石花菜酸奶片性质的影响 | 第67-68页 |
5.4.5 石花菜酸奶片质构特性与感官的相关性分析 | 第68-70页 |
5.4.6 石花菜酸奶片的弛豫特性研究 | 第70-71页 |
5.4.7 片重差异检查 | 第71页 |
5.4.8 石花菜酸奶片产品图 | 第71-72页 |
5.4.9 石花菜酸奶片营养分析 | 第72页 |
5.5 结论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石花菜酸奶片货架期研究 | 第73-84页 |
6.1 引言 | 第73页 |
6.2 材料与设备 | 第73-74页 |
6.2.1 试验材料 | 第73页 |
6.2.2 试验设备 | 第73-74页 |
6.3 试验方法 | 第74页 |
6.3.1 试验样品的制备 | 第74页 |
6.3.2 质构TPA测定 | 第74页 |
6.3.3 双歧杆菌活菌数测定 | 第74页 |
6.3.4 菌落总数测定 | 第74页 |
6.3.5 感官测定 | 第74页 |
6.4 结果与分析 | 第74-83页 |
6.4.1 储藏期间石花菜酸奶片的质构特性研究 | 第74-78页 |
6.4.2 货架期石花菜酸奶片的双歧杆菌活菌数变化研究 | 第78-79页 |
6.4.3 货架期石花菜酸奶片的菌落总数变化研究 | 第79-80页 |
6.4.4 货架期石花菜酸奶片的感官特性研究 | 第80-82页 |
6.4.5 质构特性与双歧杆菌活菌数相关性分析 | 第82页 |
6.4.6 货架期石花菜酸奶片品质控制关键期的确定 | 第82-83页 |
6.5 结论 | 第83-8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4-87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