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薪酬公平、员工敬业度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员工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

摘要第12-15页
ABSTRACT第15-18页
第1章 绪论第19-29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9-2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9-20页
        1.1.2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第21-26页
        1.2.1 研究内容第21-23页
        1.2.2 框架结构第23-26页
    1.3 研究方法第26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26页
        1.3.2 问卷调查法第26页
        1.3.3 统计分析法第26页
    1.4 论文的创新点第26-29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29-56页
    2.1 薪酬公平的相关研究第29-37页
        2.1.1 薪酬公平概念演进第29-30页
        2.1.2 薪酬公平的维度划分第30-34页
        2.1.3 薪酬公平的前因及效果相关研究第34-37页
    2.2 员工敬业度相关研究第37-44页
        2.2.1 员工敬业度的内涵第37-39页
        2.2.2 员工敬业度维度划分第39-41页
        2.2.3 员工敬业度前因与效果相关研究第41-44页
    2.3 工作绩效的相关研究第44-50页
        2.3.1 工作绩效的内涵第44-46页
        2.3.2 工作绩效的维度划分第46-49页
        2.3.3 工作绩效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第49-50页
    2.4 情绪智力相关研究第50-53页
        2.4.1 情绪智力的概念第50-52页
        2.4.2 情绪智力的效用相关研究第52-53页
    2.5 薪酬分配情境下公平与工作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第53-54页
    2.6 简要评述第54-56页
第3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第56-70页
    3.1 理论基础:群体敬业模型第56-58页
        3.1.1 群体敬业模型的认同路径第57-58页
        3.1.2 群体敬业模型的资源交换路径第58页
    3.2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第58-68页
        3.2.1 模型的推演与形成第58-59页
        3.2.2 薪酬公平与员工敬业度关系分析第59-62页
        3.2.3 员工敬业度与工作绩效关系分析第62-66页
        3.2.4 薪酬公平与工作绩效:员工敬业度的中介作用第66-67页
        3.2.5 情绪智力对薪酬公平与员工敬业和工作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第67-68页
    3.3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4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第70-89页
    4.1 问卷设计第70-71页
    4.2 变量测量第71-76页
        4.2.1 薪酬公平的测量第71-73页
        4.2.2 员工敬业度的测量第73-74页
        4.2.3 工作绩效的测量第74-75页
        4.2.4 情绪智力的测量第75-76页
        4.2.5 控制变量的测量第76页
    4.3 样本选取与数据搜集第76-78页
        4.3.1 预调研过程第76-77页
        4.3.2 正式调研过程第77-78页
    4.4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第78-83页
        4.4.1 样本结构描述性统计第78-80页
        4.4.2 问卷数据描述性统计第80-83页
    4.5 信度与效度分析第83-88页
        4.5.1 信度分析第83-86页
        4.5.2 效度分析第86-88页
    4.6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5章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第89-121页
    5.1 相关性分析第89-90页
    5.2 多元回归分析第90-117页
        5.2.1 薪酬公平与员工敬业度关联性回归分析第90-92页
        5.2.2 员工敬业度与工作绩效关联性回归分析第92-97页
        5.2.3 薪酬公平与员工工作绩效关联性回归分析第97-99页
        5.2.4 员工敬业度的中介效应回归分析第99-107页
        5.2.5 员工情绪智力调节效应回归分析第107-117页
    5.3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与讨论第117-120页
    5.4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第121-127页
    6.1 研究结论第121-124页
    6.2 管理启示第124-126页
    6.3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48页
附录第148-152页
致谢第152-1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3-15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生命周期、企业家社会资本与跨地区并购研究
下一篇:老挝与中国经贸关系发展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和东盟自由贸易合作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