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与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2-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3.1 国内外关于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1.3.2 肾移植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概述 | 第17-20页 |
1.3.3 肾移植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干预研究 | 第20-21页 |
1.3.4 认知行为团体——肾移植患者社会适应能力介入 | 第21-2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3-25页 |
2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25-30页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25-26页 |
2.1.1 肾移植术后患者 | 第25页 |
2.1.2 社会适应能力 | 第25页 |
2.1.3 认知行为团体 | 第25-26页 |
2.2 研究框架 | 第26-27页 |
2.3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2.4.1 实验法 | 第27-29页 |
2.4.2 半结构式访谈法 | 第29-30页 |
3 肾移植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认知行为团体干预 | 第30-43页 |
3.1 认知行为团体的作用机制 | 第30-31页 |
3.2 团体干预前测 | 第31-34页 |
3.2.1 前测对象 | 第31-32页 |
3.2.2 前测方法 | 第32-33页 |
3.2.3 前测结果 | 第33-34页 |
3.3 认知行为团体干预步骤 | 第34-41页 |
3.3.1 第一阶段:建立合作关系,纠正认知偏差 | 第34-38页 |
3.3.2 第二阶段:掌握应对方法,总结小组心得 | 第38-41页 |
3.4 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小组干预方法 | 第41-43页 |
4 认知行为团体对肾移植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干预成效 | 第43-50页 |
4.1 团体干预成效的量化分析 | 第43-46页 |
4.1.1 卫生保健情况的改善 | 第43-44页 |
4.1.2 心理状况的改善 | 第44页 |
4.1.3 家庭关系的改善 | 第44-45页 |
4.1.4 社交状况的改善 | 第45页 |
4.1.5 总体社会适应能力分数的改善 | 第45-46页 |
4.2 认知行为团体干预效果的评估访谈 | 第46-50页 |
4.2.1 “我更了解自己了”——护理知识的宣讲 | 第46-47页 |
4.2.2 “我更相信自己了”——正向认知的建立 | 第47-48页 |
4.2.3 “我与家人更亲密了”——家庭关系的改善 | 第48-49页 |
4.2.4 “我拥有了更多的朋友”——社交技巧的提高 | 第49-50页 |
5 讨论与反思 | 第50-57页 |
5.1 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的有效性分析 | 第50-54页 |
5.1.1 认知行为取向的理论视角对干预具有指导性 | 第50-53页 |
5.1.2 团体干预的干预方法具有有效性 | 第53-54页 |
5.2 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54-55页 |
5.2.1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54页 |
5.2.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54-55页 |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55-57页 |
5.3.1 关于认知行为团体介入干预方案的适用性 | 第55页 |
5.3.2 关于认知行为团体干预效果的有效性 | 第55页 |
5.3.3 关于认知行为团体干预效果的持续性 | 第55-57页 |
6 建议与总结 | 第57-59页 |
6.1 建议 | 第57-58页 |
6.2 总结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