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18页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1-13页
        (一)选题背景第11-12页
        (二)选题意义第12-13页
    二、制度研究现状及意义第13-18页
        (一)认罪认罚在实体法中的体现第13-14页
        (二)认罪认罚在程序法中的体现第14-16页
        (三)认罪认罚的制度功能第16-18页
第一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及内涵第18-23页
    第一节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8-20页
        一、利益折中说第18-19页
        二、协商性司法说第19-20页
        三、司法成本说第20页
    第二节 认罪认罚的内涵第20-23页
        一、认罪的具体内涵第20-22页
        二、认罚的具体内涵第22-23页
第二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制度设计层面凸显的问题第23-34页
    第一节 缺乏细化处理标准第23-26页
        一、从宽处罚标准存在障碍第23-24页
        二、证明标准不够明晰第24-25页
        三、从宽启动条件不明确第25-26页
    第二节 案件适用缺乏具体标准第26-29页
        一、认罪启动主体尚未明确第26-27页
        二、案件适用范围存在争议第27-28页
        三、认罪的阶段性评价存在误区第28-29页
    第三节 认罪合理性及时间节点的判断不明确第29-34页
        一、对认罪自愿性缺乏考察机制第29-31页
        二、认罪的时间节点有待商榷第31页
        三、缺少对被告人撤回的处理第31-34页
第三章 域外对认罪认罚案件的具体操作第34-42页
    第一节 典型英美法系国家对认罪案件的具体操作第34-35页
        一、美国辩诉交易第34-35页
        二、英国辩诉交易第35页
    第二节 典型大陆法系国家对认罪案件的具体操作第35-38页
        一、德国刑事协商程序第35-36页
        二、法国庭前认罪答辩程序第36-37页
        三、意大利“依当事人要求适用刑罚”特殊程序第37-38页
    第三节 两大法系对认罪案件处理的不同点第38-40页
        一、诉讼目标不同第38页
        二、适用范围存在差异第38-39页
        三、检察官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不同第39页
        四、定罪量刑程序不同第39-40页
    第四节 两大法系的处理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第40-42页
        一、强化法官对认罪案件的审查权第40页
        二、强化律师的诉讼地位第40-41页
        三、在制度设计中融入多主体意见第41-42页
第四章 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合理完善第42-50页
    第一节 明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相关标准第42-44页
        一、确立从宽处理的具体标准第42页
        二、扩大案件的适用范围第42-43页
        三、规范认罪认罚后法院的审查方向第43-44页
    第二节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程序完善第44-46页
        一、完善庭前会议制度第44-45页
        二、规范认罪程序各阶段的任务第45-46页
    第三节 引入相关保障措施第46-50页
        一、强化律师的帮助作用第46-47页
        二、强化被害人与其它诉讼参与人的角色定位第47-48页
        三、建立合理的纠错机制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政府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制度研究
下一篇:认知行为团体对肾移植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