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11-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29页
    2.1 团体辅导第13-15页
        2.1.1 团体辅导的界定第13页
        2.1.2 团体辅导的类型与作用第13-14页
        2.1.3 团体辅导的应用第14-15页
    2.2 一般自我效能感第15-18页
        2.2.1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第15-16页
        2.2.2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测量第16-17页
        2.2.3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第17-18页
    2.3 领悟社会支持第18-21页
        2.3.1 领悟社会支持的定义第18-19页
        2.3.2 领悟社会支持的测量第19-20页
        2.3.3 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第20-21页
    2.4 心理健康第21-26页
        2.4.1 心理健康的理解第21-23页
        2.4.2 心理健康的测量第23-25页
        2.4.3 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第25-26页
    2.5 一般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第26-29页
        2.5.1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第26-27页
        2.5.2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27页
        2.5.3 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27-29页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29-35页
    3.1 已有研究的局限第29页
    3.2 问题提出第29-30页
    3.3 研究目的第30页
    3.4 研究意义第30-31页
        3.4.1 理论意义第30-31页
        3.4.2 实践意义第31页
    3.5 .研究假设第31-35页
        3.5.1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第31-32页
        3.5.2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第32-33页
        3.5.3 团体辅导对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第33-35页
4 研究一: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第35-43页
    4.1 研究目的第35页
    4.2 研究对象第35页
    4.3 研究工具第35-36页
    4.4 数据处理第36-37页
    4.5 研究结果第37-43页
        4.5.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37页
        4.5.2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现状第37页
        4.5.3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在性别上的差异第37-38页
        4.5.4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在专业上的差异第38-39页
        4.5.5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第39页
        4.5.6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在年级上的差异第39-41页
        4.5.7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第41-42页
        4.5.8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在家庭结构上的差异第42-43页
5 研究二: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第43-47页
    5.1 研究目的第43页
    5.2 研究对象第43页
    5.3 研究工具第43页
    5.4 数据处理第43页
    5.5 研究结果第43-47页
        5.5.1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第43-44页
        5.5.2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第44-47页
6 研究三:团体辅导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研究第47-59页
    6.1 研究目的第47页
    6.2 研究对象第47-48页
    6.3 研究工具第48页
    6.4 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第48-51页
        6.4.1 设计思路第48-49页
        6.4.2 设计方案第49-51页
    6.5 研究流程设计第51-52页
    6.6 团体辅导实施与控制第52页
    6.7 研究结果第52-59页
        6.7.1 实验组和控制组在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前测差异比较第52-53页
        6.7.2 实验组在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前测、后测差异比较第53-54页
        6.7.3 控制组在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前测、后测差异比较第54页
        6.7.4 实验组和控制组在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后测差异比较第54-55页
        6.7.5 实验组和控制组在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追踪测量差异比较第55-56页
        6.7.6 实验组和控制组在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方面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比较第56-59页
7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9-73页
    7.1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第59-64页
        7.1.1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现状第59页
        7.1.2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在性别上的差异第59-60页
        7.1.3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在专业上的差异第60-61页
        7.1.4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第61页
        7.1.5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在年级上的差异第61-62页
        7.1.6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第62-63页
        7.1.7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在家庭结构上的差异第63-64页
    7.2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分析第64-66页
        7.2.1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第64页
        7.2.2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64-65页
        7.2.3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65页
        7.2.4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第65-66页
    7.3 团体辅导对提高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效果分析第66-73页
        7.3.1 团体辅导对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干预的即时和追踪效果分析..第66-68页
        7.3.2 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干预的即时和追踪效果分析第68-69页
        7.3.3 团体干预效果的质性资料分析第69-71页
        7.3.4 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疗效因子分析第71-73页
8 教育建议第73-77页
9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9.1 研究结论第77-78页
    9.2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78页
    9.3 不足与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9页
附录第89-97页
致谢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中职生心理韧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安全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