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抽水蓄能电厂绩效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15页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15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绩效管理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绩效管理理论概述 | 第17-18页 |
2.1.1 绩效的含义 | 第17-18页 |
2.1.2 绩效管理的含义 | 第18页 |
2.2 绩效管理主要工具概述 | 第18-22页 |
2.2.1 目标管理 | 第18-19页 |
2.2.2 标杆管理 | 第19-20页 |
2.2.3 关键绩效指标 | 第20-21页 |
2.2.4 平衡计分卡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灵泉抽水蓄能电厂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 第23-31页 |
3.1 灵泉抽水蓄能电厂绩效管理体系现状 | 第24-27页 |
3.1.1 绩效考核管理机构 | 第24页 |
3.1.2 考核管理规定 | 第24-27页 |
3.1.3 考核结果的应用 | 第27页 |
3.2 灵泉抽水蓄能电厂绩效管理体系现存问题分析 | 第27-29页 |
3.2.1 战略关联度分析 | 第27-28页 |
3.2.2 指标科学度分析 | 第28页 |
3.2.3 考核结果运用分析 | 第28页 |
3.2.4 沟通反馈机制分析 | 第28-29页 |
3.3 灵泉抽水蓄能电厂绩效管理体系改进思路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 第31-52页 |
4.1 绩效体系设计整体思路 | 第31-32页 |
4.2 平衡计分卡绩效指标体系设计流程 | 第32页 |
4.3 前期准备 | 第32-33页 |
4.3.1 确定企业战略 | 第32-33页 |
4.3.2 成立实施团队 | 第33页 |
4.3.3 广泛宣传动员 | 第33页 |
4.4 构建关键绩效指标 | 第33-39页 |
4.4.1 绘制战略地图 | 第33-35页 |
4.4.2 公司级关键绩效指标的识别与提取 | 第35-37页 |
4.4.3 部门级关键绩效指标分解 | 第37-39页 |
4.4.4 岗位关键绩效指标的提取 | 第39页 |
4.5 指标权重及目标值的确定 | 第39-44页 |
4.5.1 确定指标权重 | 第39-41页 |
4.5.2 各关键绩效指标目标值的确定 | 第41-44页 |
4.6 绩效考核的组织与考核结果运用 | 第44-48页 |
4.6.1 考评周期的确定 | 第44-45页 |
4.6.2 考核流程 | 第45-46页 |
4.6.3 考核结果的运用 | 第46-48页 |
4.6 建立绩效反馈及调整机制 | 第48-49页 |
4.7 绩效管理实施保障机制的建立 | 第49-50页 |
4.7.1 完善绩效管理基础 | 第49-50页 |
4.7.2 提高管理者重视程度 | 第50页 |
4.7.3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 第50页 |
4.8 实施效果分析 | 第50-51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结论 | 第52-53页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