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家庭暴力经验对大学生威胁敏感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简历第6-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2 研究目的第16页
    1.3 研究意义第16-18页
        1.3.1 理论意义第16-17页
        1.3.2 现实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研究综述第18-29页
    2.1 家庭暴力经验及相关研究第18-23页
        2.1.1 家庭暴力经验的界定、类型及发生率第18-19页
        2.1.2 家庭暴力经验的测量第19页
        2.1.3 家庭暴力经验对个体的影响第19-23页
    2.2 威胁敏感性及相关研究第23-25页
        2.2.1 威胁敏感性的界定第23页
        2.2.2 生理取向威胁敏感性的界定和测量第23页
        2.2.3 认知取向威胁敏感性的界定和测量第23-24页
        2.2.4 对威胁敏感性注意偏向的相关研究第24-25页
    2.3 家庭暴力经验与威胁敏感性相关研究第25-26页
    2.4 问题的提出第26-27页
    2.5 研究思路第27-29页
        2.5.1 研究目标第27页
        2.5.2 研究总体设计第27-29页
第三章 家庭暴力经验大学生威胁敏感性的特点研究第29-39页
    3.1 威胁敏感性量表的修订第29-33页
        3.1.1 量表修订的目的第29页
        3.1.2 量表修订的过程第29-30页
        3.1.3 结果第30-33页
    3.2 家庭暴力经验大学生威胁敏感性的特点研究第33-36页
        3.2.1 研究目的第33页
        3.2.2 研究对象第33-34页
        3.2.3 研究工具第34页
        3.2.4 统计方法第34页
        3.2.5 研究结果第34-36页
    3.3 讨论第36-37页
    3.4 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家庭暴力经验大学生对暴力威胁词汇的注意偏向研究第39-45页
    4.1 问题提出第39页
    4.2 实验目的第39页
    4.3 实验假设第39-40页
    4.4 实验方法第40-41页
        4.4.1 实验设计第40页
        4.4.2 实验对象第40页
        4.4.3 实验词汇第40页
        4.4.4 实验程序第40-41页
        4.4.5 统计处理第41页
    4.5 实验结果第41-42页
        4.5.1 分组数据第41页
        4.5.2 反应时基本结果第41页
        4.5.3 方差分析结果第41-42页
    4.6 讨论第42-43页
    4.7 结论第43-45页
第五章 家庭暴力经验大学生对暴力威胁词汇注意偏向的机制研究..第45-52页
    5.1 问题提出第45页
    5.2 实验目的第45-46页
    5.3 实验假设第46页
    5.4 实验方法第46-47页
        5.4.1 实验对象第46页
        5.4.2 实验材料第46页
        5.4.3 研究设计第46页
        5.4.4 实验程序第46-47页
        5.4.5 统计处理第47页
    5.5 实验结果第47-50页
        5.5.1 反应时数据基本处理第47-48页
        5.5.2 家庭暴力经验高低组在不同线索及不同词汇类型下的反应时方差分析第48-50页
    5.6 讨论第50-51页
    5.7 结论第51-52页
第六章 综合讨论第52-56页
    6.1 家庭暴力经验大学生威胁敏感性的特点研究第52-53页
        6.1.1 威胁敏感性在性别方面的差异第52-53页
        6.1.2 家庭暴力经验与威胁敏感性的相关研究第53页
    6.2 家庭暴力经验对大学生威胁敏感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第53-56页
        6.2.1 家庭暴力经验大学生对暴力威胁词汇注意偏向的研究第53-54页
        6.2.2 家庭暴力经验大学生对暴力威胁词汇注意偏向的机制研究第54-56页
第七章 研究创新、研究不足与干预建议第56-59页
    7.1 研究创新第56页
    7.2 研究不足第56-57页
    7.3 干预建议第57-59页
第八章 结论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71页
附录第71-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睡眠质量和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媒体多任务行为对阅读中心智游移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