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绩效测量与绩效测量系统 | 第10-11页 |
1.2.2 低碳交通城市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3 交通运输数据统计体系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第二章 低碳交通城市评价指标测量系统概述 | 第17-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1 低碳交通的内涵 | 第17页 |
2.1.2 低碳交通城市 | 第17页 |
2.1.3 评价指标 | 第17-18页 |
2.2 低碳交通城市评价指标汇总 | 第18-21页 |
2.2.1 政府性低碳交通城市评价指标汇总 | 第18-19页 |
2.2.2 学术性低碳交通城市评价指标汇总 | 第19-21页 |
2.3 低碳交通城市评价指标归类 | 第21-23页 |
2.4 低碳交通城市评价指标测量系统实现功能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公路运输信息统计系统 | 第24-35页 |
3.1 能源与碳排放统计测量方法研究 | 第24-28页 |
3.1.1 我国运输企业能耗统计基础 | 第24-25页 |
3.1.2 小汽车能耗统计方法 | 第25-26页 |
3.1.3 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 | 第26-28页 |
3.2 完善统计报表制度 | 第28-33页 |
3.2.1 我国交通运输统计现状 | 第28-29页 |
3.2.2 完善公路运输统计报表制度 | 第29-33页 |
3.3 建立公路运输信息统计系统 | 第33-35页 |
3.3.1 公路运输信息统计系统框架 | 第33页 |
3.3.2 公路运输信息统计系统功能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城市公交类指标测量系统 | 第35-48页 |
4.1 TRANSCAD在公交数据计算中的运用 | 第35-43页 |
4.1.1 在TransCAD中编辑公交网络 | 第35-38页 |
4.1.2 在TransCAD中进行公交网络技术评价 | 第38-43页 |
4.2 其他指标计算 | 第43-45页 |
4.3 公共交通协同管理信息系统 | 第45-48页 |
4.3.1 公共交通协同管理信息系统框架 | 第45页 |
4.3.2 公共交通协同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 第45-48页 |
第五章 问卷类指标测量系统 | 第48-56页 |
5.1 问卷类指标建立原则 | 第48-49页 |
5.2 公众出行满意率调查方法 | 第49-54页 |
5.2.1 公众出行满意率指标体系构建 | 第49-50页 |
5.2.2 公众出行满意率问卷与样本量确定 | 第50-52页 |
5.2.3 指标得分计算方法 | 第52-54页 |
5.3 出行信息网上填报系统 | 第54-56页 |
第六章 低碳交通城市建设方案 | 第56-70页 |
6.1 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形式分析 | 第56-59页 |
6.1.1 能源结构与碳排放总量 | 第56-57页 |
6.1.2 城市交通 | 第57-59页 |
6.2 空间减碳 | 第59-60页 |
6.3 方式减碳 | 第60-63页 |
6.3.1 优化公交基础设施 | 第61-62页 |
6.3.2 提高公交运营服务质量 | 第62-63页 |
6.3.3 提高交通运行智能化管理水平 | 第63页 |
6.4 技术减碳 | 第63-67页 |
6.4.1 新能源公交车发展现状 | 第63-64页 |
6.4.2 新能源公交车运营效果 | 第64-67页 |
6.4.3 配套设施建设 | 第67页 |
6.5 政策减碳 | 第67-70页 |
6.5.1 扶持公共交通政策 | 第67-69页 |
6.5.2 限制小汽车使用政策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