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操控”到“投降”--全球化背景下翻译伦理模式构想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9页 |
导言 | 第9-19页 |
1.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2.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3.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4.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 | 第13-19页 |
第一章 翻译伦理研究的繁华景观 | 第19-52页 |
第一节 异军突起:国内翻译伦理研究现状述评 | 第19-27页 |
第二节 众声喧哗:国外翻译伦理研究现状述评 | 第27-52页 |
第二章 全球化文化状况:人生意义的丧失与寻求 | 第52-74页 |
第一节 生长的沙漠:人生意义的丧失 | 第52-62页 |
第二节 意义在别处:他者伦理学的意蕴 | 第62-74页 |
第三章 “投降”:一个翻译伦理新模式 | 第74-106页 |
第一节 翻译伦理学的作为 | 第75-82页 |
第二节 怎么译:从“操控”到“投降” | 第82-93页 |
第三节 “投降”的用心 | 第93-106页 |
第四章 “投降”:新的精神自由状态 | 第106-133页 |
第一节 傲慢与偏见:翻译目的论批判 | 第106-119页 |
第二节 翻译与人生 | 第119-133页 |
第五章 “想到上帝的虚己”:德里达的寄望 | 第133-155页 |
第一节 译者的任务:德里达对话本雅明 | 第133-141页 |
第三节 翻译与好客:德里达的深情 | 第141-146页 |
第四节 翻译的神学——德里达的深意 | 第146-155页 |
结语 | 第155-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70页 |
致谢 | 第170-171页 |
后记 | 第171-174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