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9-22页 |
1 绪论 | 第22-46页 |
1.1 肿瘤的危害及研究近况 | 第22-32页 |
1.1.1 国内肿瘤发展状况 | 第22-23页 |
1.1.2 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 | 第23-24页 |
1.1.3 乳腺癌研究近况 | 第24-26页 |
1.1.4 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 第26-32页 |
1.2 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 第32-35页 |
1.2.1 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类 | 第32-33页 |
1.2.2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来源 | 第33-34页 |
1.2.3 几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学功能 | 第34-35页 |
1.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 第35-42页 |
1.3.1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抗肿瘤机制 | 第35-37页 |
1.3.2 α-亚麻酸的抗肿瘤机制 | 第37-38页 |
1.3.3 EPA的抗肿瘤机制 | 第38-41页 |
1.3.4 DHA的抗肿瘤机制 | 第41-42页 |
1.3.5 EPA/DHA与其他药物联用的抗肿瘤机制 | 第42页 |
1.4 南极磷虾油与肿瘤治疗 | 第42-45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 | 第45-46页 |
2 南极磷虾油中抗肿瘤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第46-63页 |
2.1 引言 | 第46页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46-48页 |
2.2.1 实验材料及细胞来源 | 第46-47页 |
2.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7-4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48-51页 |
2.3.1 南极磷虾油的提取 | 第48页 |
2.3.2 南极磷虾油中不同极性组分的分离 | 第48页 |
2.3.3 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不同馏分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 | 第48-49页 |
2.3.4 南极磷虾油及不同极性馏分对HL60、U937及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 | 第49页 |
2.3.5 市售鱼油与阿穆尔鲟鱼肝EPA及DHA的提取与精制 | 第49页 |
2.3.6 市售鱼油与阿穆尔鲟鱼肝油的酶解 | 第49页 |
2.3.7 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2.3.8 溶液配制 | 第50-51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51-61页 |
2.4.1 南极磷虾油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第51页 |
2.4.2 南极磷虾油中不同极性组分的分离 | 第51-53页 |
2.4.3 馏分Ⅰ-Ⅳ对MCF-7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53-54页 |
2.4.4 馏分Ⅱ中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分离 | 第54-56页 |
2.4.5 化合物Ⅱ-2与Ⅱ-4的结构鉴定 | 第56-59页 |
2.4.6 激光散射拉曼光谱检测不同来源EPA及DHA的光学差异 | 第59-6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3 南极磷虾EPA与DHA的抗肿瘤活性评价 | 第63-72页 |
3.1 引言 | 第63页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63-64页 |
3.2.1 实验材料及细胞来源 | 第63-64页 |
3.2.2 试剂和仪器 | 第64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64-65页 |
3.3.1 不同来源EPA与DHA对各细胞系的生长抑制 | 第64页 |
3.3.2 酸价测定 | 第64-65页 |
3.3.3 统计学分析 | 第65页 |
3.3.4 溶液配制 | 第65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65-71页 |
3.4.1 南极磷虾油EPA及DHA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的影响 | 第65-67页 |
3.4.2 南极磷虾EPA及DHA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生长的影响 | 第67-68页 |
3.4.3 虾青素联用南极磷虾EPA及DHA对MCF-7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68-7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4 南极磷虾EPA/DHA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机制 | 第72-84页 |
4.1 引言 | 第72-73页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73页 |
4.2.1 实验材料及细胞来源 | 第73页 |
4.2.2 试剂及仪器 | 第73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73-75页 |
4.3.1 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 | 第73-74页 |
4.3.2 细胞ROS水平检测 | 第74页 |
4.3.3 细胞T-AOC、GSH、T-SOD及MDA检测 | 第74-75页 |
4.3.4 统计学分析 | 第75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75-83页 |
4.4.1 南极磷虾EPA/DHA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75-77页 |
4.4.2 南极磷虾EPA/DHA对MCF-7细胞ROS水平的影响 | 第77-79页 |
4.4.3 南极磷虾EPA/DHA对MCF-7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 第79-81页 |
4.4.4 南极磷虾EPA/DHA对HL7702细胞ROS水平的影响 | 第81-8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5 南极磷虾EPA/DHA对MCF-7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 第84-112页 |
5.1 引言 | 第84页 |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84-85页 |
5.2.1 实验材料及细胞来源 | 第84-85页 |
5.2.2 试剂及仪器 | 第85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85-93页 |
5.3.1 质粒转染 | 第85-86页 |
5.3.2 稳定敲除CD95的MCF-7细胞系的构建 | 第86-87页 |
5.3.3 RT-PCR检测MCF-7/CD95i细胞系中CD95的沉默效果 | 第87-89页 |
5.3.4 蛋白质印迹检测多种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 第89-91页 |
5.3.5 蛋白质免疫共沉淀检测CD95及Caveolin-1的相互作用 | 第91页 |
5.3.6 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检测 | 第91-92页 |
5.3.7 统计分析 | 第92页 |
5.3.8 溶液配制 | 第92-93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93-110页 |
5.4.1 稳定敲除CD95的MCF-7细胞系MCF-7/CD95i的构建 | 第93-99页 |
5.4.2 细胞系MCF-7/CD95i中CD95沉默效果的检测 | 第99-100页 |
5.4.3 南极磷虾EPA及DHA对MCF-7细胞作用浓度区间的确定 | 第100-101页 |
5.4.4 南极磷虾EPA对MCF-7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5.4.5 南极磷虾DHA对MCF-7及MCF-7/CD95i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5.4.6 南极磷虾DHA对MCF-7细胞中CD95及Caveolin-1表达的影响 | 第105页 |
5.4.7 南极磷虾DHA对MCF-7中CD95及Caveolin-1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5.4.8 南极磷虾DHA对MCF-7细胞FAK/SRC/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106-11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2-114页 |
6.1 结论 | 第112页 |
6.2 创新点 | 第112-113页 |
6.3 展望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6页 |
附录A | 第126-135页 |
作者简介 | 第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