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1.1.1 现实的困惑 | 第9页 |
1.1.2 理论的审视 | 第9页 |
1.1.3 研究的反思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反思研究能够开拓教学研究的新视野 | 第10页 |
1.2.2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反思研究能够深入探讨教学的内在原理 | 第10-11页 |
1.2.3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反思研究能够重构教学的实践模式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3.1 关于言象意关系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2.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3.3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反思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1.4 研究设计 | 第18-21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3 研究思路 | 第18-21页 |
2 言象意关系与大学英语情境教学 | 第21-39页 |
2.1 言象意关系 | 第21-24页 |
2.1.1 言与意的关系 | 第21-23页 |
2.1.2 象与意的关系 | 第23-24页 |
2.1.3 言与象的关系 | 第24页 |
2.2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理论阐述 | 第24-34页 |
2.2.1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24-30页 |
2.2.2 大学英语情境创设的方法 | 第30-32页 |
2.2.3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的特点 | 第32-34页 |
2.3 言象意关系在大学英语情境教学中的体现 | 第34-39页 |
2.3.1 观物取象与大学英语情境教学 | 第34-36页 |
2.3.2 立象尽意与大学英语情境教学 | 第36-37页 |
2.3.3 得意忘言、得意忘象与大学英语情境教学 | 第37-39页 |
3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51页 |
3.1 读言(文本处理)不当 | 第39-42页 |
3.1.1 取言舍意——词汇教学误区 | 第39-41页 |
3.1.2 重意轻言——忽视诵读和咀嚼文本 | 第41-42页 |
3.1.3 象的缺失——教师忽视课文背景情境的创设 | 第42页 |
3.2 立象(情境设置)不合理 | 第42-47页 |
3.2.1 设置无效情境 | 第42-44页 |
3.2.2 情境设置仅注重知识和技能 | 第44-45页 |
3.2.3 教师主观的情境设置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 第45-46页 |
3.2.4 “情”与“境”不协调 | 第46-47页 |
3.3 忽视据“言”立“象”知“意”的转换过程 | 第47-51页 |
3.3.1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评价过于传统、保守 | 第48页 |
3.3.2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未形成英语学习能力的迁移 | 第48-51页 |
4 优化大学英语情境教学的策略 | 第51-63页 |
4.1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三部曲——言象意转换 | 第52-54页 |
4.1.1 言象意转换的前提条件 | 第52-53页 |
4.1.2 学生是言象意转换的主体 | 第53-54页 |
4.1.3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充分讨论中展现言象意 | 第54页 |
4.2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的多元化途径 | 第54-59页 |
4.2.1 “寻言观象”——感知作品 | 第55页 |
4.2.2 “寻象观意”——借用联想和想象 | 第55页 |
4.2.3 “立象尽意”——创设有效情境 | 第55-58页 |
4.2.4 “得意忘象”——促进有效迁移 | 第58-59页 |
4.3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的优化案例 | 第59-63页 |
5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