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论郭沫若文学创作中的疾病书写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21页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缘起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与创新点第11-15页
        1.2.1 成绩第11-13页
        1.2.2 不足第13-14页
        1.2.3 创新点第14-15页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第15-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3.3 论文结构第15-16页
    1.4 郭沫若文学创作中的疾病书写概貌第16-21页
1 郭沫若疾病书写的背景:医学和疾病体验第21-37页
    1.1 医学与郭沫若的文学创作第21-33页
        1.1.1 医学解剖学与郭沫若的文学创作第21-26页
        1.1.2 “烟囱扫除”的精神疾病治疗方法与文学创作第26-29页
        1.1.3 以近代医学的生理学为基础树立“细胞学”文艺理论体系第29-33页
    1.2 疾病体验与郭沫若的文学创作第33-37页
        1.2.1 肠伤寒与文学创作内容选择第33-34页
        1.2.2 神经衰弱症与人物形象塑造第34-35页
        1.2.3 斑疹伤寒与文学创作欲望第35-37页
2 郭沫若文学创作中疾病书写特征第37-65页
    2.1 疾病书写的“医学性”特征第37-50页
        2.1.1 疾病的病历式书写第38-42页
        2.1.2 西方医学术语第42-44页
        2.1.3 医学知识第44-50页
    2.2 疾病书写的性别对立特征第50-55页
        2.2.1 女性:疾病美好的象征第52-53页
        2.2.2 男性:疾病痛苦的象征第53-55页
    2.3 疾病书写的隐喻特征第55-62页
        2.3.1 疾病书写的浪漫性隐喻第56-59页
        2.3.2 疾病书写的社会性隐喻第59-62页
    2.4 疾病书写的亲历性特征第62-65页
3 郭沫若文学创作中疾病书写的价值与局限第65-72页
    3.1 疾病书写的价值第65-70页
        3.1.1 丰富了疾病的表现内容第65-67页
        3.1.2 丰富了疾病的表达方式第67-69页
        3.1.3 近代科学方法的文学实践第69-70页
    3.2 疾病书写的局限第70-72页
结语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附表1第76-77页
附表2第77-87页
附表3第87-89页
后记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代“歌”诗研究
下一篇:劳孝舆《春秋诗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