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5-16页 |
·观察法 | 第16页 |
·归纳法 | 第16页 |
·研究过程 | 第16-2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0-34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6页 |
·班班通 | 第20-22页 |
·教学行为 | 第22-26页 |
·中小学班班通的研究现状 | 第26-30页 |
·国内外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现状 | 第30-34页 |
3 基于班班通工程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观察的设计与实施 | 第34-42页 |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观察表的设计 | 第34-38页 |
·基于班班通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观察的实施 | 第38-42页 |
·观察样本的选取 | 第38-39页 |
·观察过程 | 第39-42页 |
4 基于班班通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观察的分析与讨论 | 第42-52页 |
·基于班班通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 | 第42-48页 |
·基于班班通的典型教学行为分析 | 第48-52页 |
·展示行为 | 第48-49页 |
·演示行为 | 第49页 |
·师生互动行为 | 第49-50页 |
·教学设备使用行为 | 第50-52页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2-58页 |
·研究的结论 | 第52-55页 |
·本文分析了基于班班通课堂教学行为的内涵与外延 | 第52-54页 |
·本文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统计与分析 | 第54-55页 |
·促进班班通条件下教师课堂教师行为改进与优化的若干建议 | 第55-56页 |
·本研究的创新、局限及展望 | 第56-58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56-57页 |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