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禁止制度的完善--以不可避免披露规则为中心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竞业禁止的基本原理 | 第11-15页 |
第一节 竞业禁止的内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竞业禁止的产生原因 | 第12-15页 |
一、法定竞业禁止 | 第12-13页 |
二、约定竞业禁止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各国竞业禁止协议的历史变迁及相关立法 | 第15-19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各国关于竞业禁止协议的规定 | 第15-16页 |
一、德国竞业禁止协议立法例 | 第15-16页 |
二、日本和法国竞业禁止协议的立法例 | 第16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竞业禁止协议的历史变迁 | 第16-19页 |
一、英国法上的竞业禁止协议 | 第16-17页 |
二、美国法上的竞业禁止协议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竞业禁止协议 | 第19-30页 |
第一节 竞业禁止协议的特征 | 第19-21页 |
一、竞业禁止协议需为书面形式 | 第19页 |
二、竞业禁止协议主体特定 | 第19-20页 |
三、竞业禁止协议效力不易确定 | 第20-21页 |
四、竞业禁止协议以实现利益平衡为目的 | 第21页 |
第二节 竞业禁止协议的效力 | 第21-25页 |
一、竞业禁止协议例外有效说 | 第21-22页 |
二、有限制的竞业禁止协议有效说 | 第22-23页 |
三、竞业禁止协议效力学说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第三节 竞业禁止协议的合理性构成要件 | 第25-28页 |
一、竞业禁止协议有合法利益基础 | 第25-26页 |
二、竞业限制的地域范围及期限合理 | 第26-27页 |
三、竞业限制的职业范围合理 | 第27页 |
四、竞业禁止协议存在补偿金条款 | 第27-28页 |
第四节 竞业禁止协议的不足之处 | 第28-30页 |
一、竞业禁止协议的保护范围有限 | 第28-29页 |
二、竞业禁止协议的社会成本过大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竞业禁止的新发展——不可避免披露规则 | 第30-38页 |
第一节 不可避免披露规则的雏形 | 第30-32页 |
第二节 不可避免披露规则的真正形成 | 第32-34页 |
第三节 不可避免披露规则遭受的批判 | 第34-36页 |
一、不可避免披露规则会损害雇员权利 | 第34-35页 |
二、不可避免披露规则不具有合法性 | 第35-36页 |
第四节 不可避免披露规则的优点 | 第36-38页 |
一、不可避免披露规则有利于商业秘密的保护 | 第36-37页 |
二、不可避免披露规则可以减少商业秘密保护的成本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8-51页 |
第一节 我国竞业禁止协议引进过程 | 第38-40页 |
一、初期出现阶段 | 第38页 |
二、初步发展阶段 | 第38-40页 |
三、高潮开始阶段 | 第40页 |
第二节 我国竞业禁止协议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 第40-43页 |
一、立法零散、缺乏体系性和操作性 | 第40-41页 |
二、我国竞业禁止协议缺少程序保障 | 第41-42页 |
三、我国竞业禁止协议损害了雇员自由择业权 | 第42页 |
四、我国竞业禁止协议保护范围过小 | 第42-43页 |
第三节 我国竞业禁止制度体系的完善 | 第43-51页 |
一、构建科学统一的竞业禁止制度体系 | 第43-44页 |
二、完善竞业禁止协议 | 第44-45页 |
三、引进不可避免披露规则 | 第45-48页 |
四、建立临时禁令保护制度 | 第48-49页 |
五、赋予法官有保障的自由裁量权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