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声乐理论论文

声乐教育家郭淑珍声乐贡献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录第7-9页
绪论第9-12页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二、研究现状第11-12页
第一章 郭淑珍艺术成长历程第12-21页
    第一节 童年时期的成长学习环境第12页
    第二节 少年时期的音乐教育第12-14页
        1、1927年——1937年社会教育背景第12-13页
        2、少年时期的音乐学习第13-14页
    第三节 青年时期的求学之路第14-18页
        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声乐发展第14页
        2、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第14-15页
        3、关于赵梅伯第15-16页
        4、郭淑珍的大学生涯第16-18页
    第四节 郭淑珍留学经历第18-21页
        1、郭淑珍留学时期的中苏关系第18页
        2、20世纪中叶苏联声乐发展第18-19页
        3、郭淑珍的留苏生活第19-21页
第二章 郭淑珍的演唱成就第21-40页
    第一节 赴苏留学时期的主要演唱成就第21-23页
    第二节 归国后的演唱成就第23-31页
        1、举办个人演唱会第23-25页
        2、跟随演出团体,出访国内外第25-31页
    第三节 郭淑珍对《黄河怨》的演绎第31-34页
        1、《黄河怨》的创作背景及简介第31页
        2、郭淑珍对于《黄河怨》的演绎第31-34页
        3、对于郭淑珍版《黄河怨》的评价第34页
    第四节 录制唱片第34-37页
    第五节 郭淑珍演唱特点分析第37-38页
    第六节 业界对于郭淑珍演唱的评价第38-40页
第三章 教学业绩成就第40-47页
    第一节 郭淑珍的教学特点第40-42页
        1、要求学生对歌唱事业保持足够热忱,并养成健康的歌唱心理第40-41页
        2、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对于不同的学生的潜力都予以充分的挖掘第41页
        3、强调学生打好基础,要一直保持着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第41-42页
    第二节 优秀学生介绍第42-47页
第四章 郭淑珍的声乐学术理论贡献第47-55页
    第一节 郭淑珍关于专业方面一些问题的观点总结第47-50页
        1、关于西洋美声唱法本土化第47-48页
        2、关于呼吸及喉头的重要性第48-50页
    第二节 声部确定及训练研究第50-53页
        1、《声部确定及其训练的科学》的主要内容第50-51页
        2、《声部确定及其训练的科学》的理论意义第51-52页
        3、郭淑珍《声部确定及其训练的科学》的现实意义第52-53页
    第三节 郭淑珍的声乐学术理论特点第53-55页
        1、从实践得出结论、不纸上谈兵第53-54页
        2、声乐学术理论的创新性第54页
        3、声乐理论思想的广博深厚第54-55页
第五章 对中国歌剧发展的贡献第55-61页
    第一节 郭淑珍对中国歌剧发展现状的几点认知第55页
    第二节 郭淑珍在歌剧演唱方面的成就第55-56页
    第三节 郭淑珍为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所做的贡献第56-61页
结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圣桑《六首为左手而作的钢琴练习曲》Op.135的研究
下一篇:伴随寒暄语的非语言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