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导论 | 第10-21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0-12页 |
1. 政府政策倡导 | 第10页 |
2. 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需要 | 第10-11页 |
3. 社区居民社会参与 | 第11页 |
4. 社工机构功能所在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12-13页 |
2. 访谈法 | 第13页 |
3. 案例分析法 | 第13页 |
4. 参与式观察法 | 第13-14页 |
(四)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 社会资本理论 | 第14页 |
2. 增能赋权理论 | 第14-15页 |
3. 治理和善治理论 | 第15-16页 |
(五)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第16-2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2. 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二、社工机构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现状分析:以M社会工作服务社为例 | 第21-35页 |
(一) M社会工作服务社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二) M社会工作服务社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现状分析 | 第22-24页 |
1. M社会工作服务社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特点 | 第22-23页 |
2. M社会工作服务社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 第23-24页 |
(三) M社会工作社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分析 | 第24-32页 |
1. 培育过程分析 | 第24-27页 |
2. 社会工作实务开展情况 | 第27-32页 |
(四) 社工机构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机制分析 | 第32-35页 |
1. 政府推动 | 第32页 |
2. 项目合作 | 第32-33页 |
3. 协同多方 | 第33-34页 |
4. 资源链接 | 第34-35页 |
三、社工机构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困境分析 | 第35-39页 |
(一) 社工机构与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之间关系尚未理顺 | 第35-36页 |
1. 社工机构缺乏独立性,行政化明显 | 第35-36页 |
2. 认可度不够,关系不融洽 | 第36页 |
(二) 社工机构培育资金短缺 | 第36-37页 |
1. 资金支持渠道单一 | 第36页 |
2. 培育资金使用不规范 | 第36-37页 |
(三) 社工机构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不足 | 第37页 |
1. 社工偏年轻化,存在经验不足 | 第37页 |
2. 人才缺失,人员流动性大 | 第37页 |
(四) 社工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 | 第37-39页 |
1. 社工机构管理不规范 | 第37-38页 |
2. 培育项目管理不到位 | 第38-39页 |
四、助推社工机构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对策建议 | 第39-45页 |
(一) 理顺社工机构与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之间关系 | 第39-40页 |
1. 政府转变角色,减少干预 | 第39页 |
2. 协调关系,整合资源 | 第39-40页 |
(二) 扩宽培育资金来源渠道、规范使用 | 第40页 |
1.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第40页 |
2. 规范培育资金使用 | 第40页 |
(三) 吸引和培养人才,增强专业能力 | 第40-42页 |
1. 加强社工理论、技巧的学习 | 第40-41页 |
2. 培养人才,加强业务培训 | 第41-42页 |
(四) 创新社工机构管理模式 | 第42-43页 |
1. 规范人员部署和工作安排 | 第42页 |
2. 创新培育新模式,探索新途径 | 第42-43页 |
(五) 重点培养,逐步推进 | 第43-45页 |
1. 选取重点社区社会组织,设立典型示范 | 第43页 |
2. 逐步推进培育工作,分类实施方案 | 第43-45页 |
五、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发表论文目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