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研究--以沈阳市S幼儿园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一、选题缘由第9-10页
        (一) 入园适应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第9页
        (二) 积极心理学对促进幼儿入园适应的教育启示第9页
        (三) 研究者对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持续关注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页
        (一) 理论意义第10页
        (二) 实践意义第10页
    三、核心概念界定第10-11页
        (一)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第10-11页
        (二) 积极心理学视角第11页
    四、文献综述第11-21页
        (一) 关于幼儿入园适应的相关研究第11-17页
        (二)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第17-19页
        (三)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第19-21页
第二章 研究设计第21-26页
    一、研究目的第21页
    二、研究内容第21页
    三、研究对象第21-22页
        (一) 观察对象第21-22页
        (二) 访谈对象第22页
    四、研究方法与工具第22-25页
        (一) 观察法第22-24页
        (二) 个案法第24页
        (三) 访谈法第24-25页
    五、数据统计与资料分析第25-26页
第三章 研究结果第26-48页
    一、不同观察时期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总体现状第26-28页
    二、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28-48页
        (一)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在年龄阶段上的差异第28-33页
        (二)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在教养形式上的差异第33-37页
        (三)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在入园时长上的差异第37-46页
        (四)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在入托经历上的差异第46-48页
第四章 讨论第48-53页
    一、不同观察时期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现状的讨论第48页
    二、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第48-53页
        (一) 随年龄增长幼儿入园适应性在各方面均有提升,规则适应情况显著第48-49页
        (二) 亲子教养的幼儿适应情况最优,混合和隔代在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第49-50页
        (三) 入园时长的变化在入园适应速度和幼儿间差异大小上存在明显规律第50-52页
        (四) 有入托经历的幼儿在诸方面适应性均突出,人际交往差异极其显著第52-5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53-61页
    一、研究结论第53页
    二、教育建议第53-59页
        (一) 端正小班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教育态度第53-54页
        (二) 激发小班幼儿入园过程积极的情绪体验第54-56页
        (三) 培养小班幼儿未来人生积极的人格品质第56-57页
        (四) 营造小班幼儿适宜成长的积极教育环境第57-59页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9-61页
        (一) 研究不足第59-60页
        (二) 研究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附录第63-66页
    附录1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观察记录表》第63-64页
    附录2 《个案幼儿观察记录表》第64-65页
    附录3 幼儿家长访谈提纲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叫停”或“支持”:我国在家上学的合理性问题研究
下一篇:家长早教需求及市场供给研究--以沈阳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