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8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12-17页 |
1.1.3 企业背景 | 第17-1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9-20页 |
1.4 本文的总体框架 | 第20-21页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财务比率分析和内部控制 | 第24-41页 |
2.1 财务比率分析 | 第24-36页 |
2.1.1 财务比率分析概述 | 第24-25页 |
2.1.2 常用财务比率指标 | 第25-35页 |
2.1.3 综合比率指标 | 第35-36页 |
2.2 内部控制 | 第36-39页 |
2.2.1 内部控制概述 | 第36-38页 |
2.2.2 指标选取 | 第38-3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Y公司财务比率分析 | 第41-59页 |
3.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第41-46页 |
3.1.1 营运资本 | 第41-42页 |
3.1.2 流动比率 | 第42-44页 |
3.1.3 速动比率 | 第44-45页 |
3.1.4 现金比率 | 第45-46页 |
3.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 第46-49页 |
3.2.1 资产负债率 | 第46-47页 |
3.2.2 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 | 第47-48页 |
3.2.3 利息保障倍数 | 第48-49页 |
3.3 营运能力分析 | 第49-54页 |
3.3.1 应收账款周转率 | 第49-50页 |
3.3.2 存货周转率 | 第50-52页 |
3.3.3 固定资产周转率 | 第52-53页 |
3.3.4 总资产周转率 | 第53-54页 |
3.4 盈利能力分析 | 第54-57页 |
3.4.1 销售净利率 | 第55页 |
3.4.2 总资产净利率 | 第55-56页 |
3.4.3 净资产收益率 | 第56-57页 |
3.5 杜邦分析 | 第57-5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Y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 第59-72页 |
4.1 概述 | 第59-62页 |
4.1.1 Y公司内部控制的定义 | 第59页 |
4.1.2 Y公司内控体系组织架构 | 第59-60页 |
4.1.3 Y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概况 | 第60-62页 |
4.2 基于财务比率分析的Y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62-68页 |
4.2.1 资金活动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62-63页 |
4.2.2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63-64页 |
4.2.3 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64-66页 |
4.2.4 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66-67页 |
4.2.5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67-68页 |
4.3 基于财务比率分析的Y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建议 | 第68-71页 |
4.3.1 资金活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建议 | 第68页 |
4.3.2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建议 | 第68-69页 |
4.3.3 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建议 | 第69-70页 |
4.3.4 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建议 | 第70-71页 |
4.3.5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建议 | 第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2-75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72-73页 |
5.2 研究的不足 | 第73页 |
5.2.1 财务比率分析的不足 | 第73页 |
5.2.2 对Y公司内控制度认识的不足 | 第73页 |
5.2.3 研究上的不足 | 第7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