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相似性原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初探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状况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状况第12-14页
    1.3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6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16-27页
    2.1 相似普遍性第16-23页
        2.1.1 物理学发展之相似性第16-20页
        2.1.2 现代科学理论之相似性第20-23页
    2.2 思维科学之相似性第23-27页
        2.2.1 相似性思维第23-24页
        2.2.2 创新思维与相似性第24-26页
        2.2.3 相似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第26-27页
第3章 相似性原理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第27-39页
    3.1 相似元群发展机制第27-28页
    3.2 基于相似性原理的教学原则第28-30页
        3.2.1 循序渐进原则第28页
        3.2.2 物理教学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原则第28-29页
        3.2.3 创设相似情境原则第29页
        3.2.4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29-30页
    3.3 物理相似教学法第30-39页
        3.3.1 相似类比法第30-35页
        3.3.2 相似比喻法第35页
        3.3.3 相似比较法第35-39页
第4章 基于相似性原理的物理教学实验研究第39-51页
    4.1 调查目的第39页
    4.2 实验设计第39-45页
        4.2.1 被试对象的选择第39页
        4.2.2 无关因子控制第39页
        4.2.3 实验检验的依据和方法第39-40页
        4.2.4 案例实践第40-45页
            (一)学情分析第40页
            (二)教学目标第40-41页
            (三)确定教学重难点第41页
            (四)教法与学法第41页
            (五)教学过程第41-44页
            (六)案例说明第44页
            (七)案例评价与反思第44-45页
    4.3 学习兴趣与动机影响的统计分析第45-49页
        4.3.1 学习兴趣与动机量表说明第45-46页
        4.3.2 对照班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第46-47页
        4.3.3 实验班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第47-49页
    4.4 学习成绩的统计分析第49-50页
        4.4.1 对照班前后测检验与分析第49页
        4.4.2 实验班前后测检验与分析第49页
        4.4.3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检验与分析第49-50页
        4.4.4 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检验与分析第50页
    4.5 实验结论第50-51页
第5章 总结与反思第51-54页
    5.1 总结第51-52页
    5.2 存在的问题第52页
    5.3 本研究的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第56-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理职初教师运用“课堂教学观察工具”进行同伴互助的行动研究
下一篇:高一物理导学案的应用研究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