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对语文教学领域十年来预设与生成研究的述评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绪论第8-16页
第1章 动力:与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良性互动第16-25页
    1.1 课改为语文教学的预设、生成研究提供契机与平台第16-20页
        1.1.1 加紧对灌输式教学的清算第16-19页
        1.1.2 探索新型语文教学方式第19-20页
    1.2 语文教学的预设、生成研究将课改推向深入第20-25页
        1.2.1 活化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第20-21页
        1.2.2 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反思第21-25页
第2章 本质:着落在对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探讨第25-36页
    2.1 解放学生主体性第25-28页
        2.1.1 课改前后语文教学中学生观的转变第25-27页
        2.1.2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解放学生的主体性第27-28页
    2.2 发挥教师主导力第28-31页
        2.2.1 课改前后语文教学中教师观的转变第29-30页
        2.2.2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力第30-31页
    2.3 促进师生共成长第31-36页
        2.3.1 师生关系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意蕴第32页
        2.3.2 语文教学中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探索第32-36页
第3章 策略:着重于师、生、本有效对话第36-48页
    3.1 在教材解读中进行弹性预设第36-40页
        3.1.1 对教材的深度研读是前提第36-39页
        3.1.2 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策略第39-40页
    3.2 通过培养教学机智实现有效生成第40-45页
        3.2.1 充分积累实践性知识是关键第41-42页
        3.2.2 语文教师发挥教学机智的策略第42-45页
    3.3 有效的生成须回应预设的目标第45-48页
        3.3.1 有效生成应避免的误区第45-46页
        3.3.2 有效生成如何回应预设第46-48页
第4章 生长点:需加强对语文教学名师预设、生成经验的研究第48-59页
    4.1 失落的名师经验第48-55页
        4.1.1 课改前后语文名师教学中的“守”与“弃”第48-50页
        4.1.2 语文教学名师处理预设与生成的艺术——以李镇西为例第50-55页
    4.2 原因探析第55-59页
        4.2.1 对名师教学的机械化模仿第55-57页
        4.2.2 教育政策导向下的“追新”趋向第57-58页
        4.2.3 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足的钳制第58-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现状考察研究
下一篇:评价和调节聚焦对于创造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