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9-14页 |
0.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0.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0.3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0.4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研究成果 | 第12-14页 |
0.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2-13页 |
0.4.2 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第1章 中学生热学部分学习准备的调查研究 | 第14-31页 |
1.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14-16页 |
1.1.1 调查目的 | 第14页 |
1.1.2 中学生热学部分学习准备的调查问卷双向细目表 | 第14-16页 |
1.2 调查的实施 | 第16页 |
1.3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16-29页 |
1.3.1 对高中学生热学部分学习准备的调查结果统计 | 第16-17页 |
1.3.2 对高中学生热学部分学习准备的调查分析 | 第17-29页 |
1.4 结论 | 第29-31页 |
第2章 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第31-38页 |
2.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31-32页 |
2.1.1 调查目的 | 第31页 |
2.1.2 中学生热学部分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双向细目表 | 第31-32页 |
2.2 调查的实施 | 第32页 |
2.3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2.3.1 对高中学生热学部分学习现状的调查结果统计 | 第32-33页 |
2.4 典型问题分析 | 第33-37页 |
2.5 结论 | 第37-38页 |
第3章 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教学内容研究 | 第38-73页 |
3.1 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教学要求 | 第38-44页 |
3.1.1 对分子动理论教学要求的理解与解读 | 第38-40页 |
3.1.2 对固体、液体与气体教学要求的理解和解读 | 第40-41页 |
3.1.3 对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教学要求的理解和解读 | 第41-43页 |
3.1.4 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解读 | 第43-44页 |
3.2 高中物理热学的地位分析 | 第44-45页 |
3.3 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教材结构与特点分析 | 第45-53页 |
3.4 近五年江苏高考热学部分考题分析 | 第53-59页 |
3.5 高中物理热学部分难点知识的分析 | 第59-73页 |
3.5.1 对微观的理解 | 第59-63页 |
3.5.2 基本概念的辨析 | 第63-67页 |
3.5.3 图像问题的分析 | 第67-73页 |
第4章 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教学策略 | 第73-93页 |
4.1 强化热学与生活和社会联系 | 第74-77页 |
4.2 热学形象化教学 | 第77-82页 |
4.3 贯穿能量主线 | 第82-86页 |
4.4 深化物理模型教学 | 第86-88页 |
4.5 活化图像教学 | 第88-93页 |
第5章 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 第93-104页 |
5.1 策略实施的原则与方法 | 第93-96页 |
5.1.1 策略实施的原则 | 第93-95页 |
5.1.2 策略实施的方法 | 第95-96页 |
5.2 策略实施的过程 | 第96页 |
5.3 案例分析 | 第96-101页 |
5.4 教学策略实施效果评价 | 第101-102页 |
5.5 结论与思考 | 第102-10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附录 | 第107-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