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1.1.1 新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9页 |
1.1.2 新教材模块教学的需要 | 第9-11页 |
1.1.3 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 第11页 |
1.2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4-19页 |
1.3.1 促进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转变 | 第14页 |
1.3.2 整合教学内容,促进教法和学法的转变 | 第14-15页 |
1.3.3 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 | 第15-16页 |
1.3.4 有效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 | 第16-17页 |
1.3.5 解决“探究多”和“课时少”的矛盾 | 第17页 |
1.3.6 激发教师创造性整合学生作业、教辅的热情 | 第17-19页 |
2 研究的目的、思路、原则和方法 | 第19-22页 |
2.1 研究的目的 | 第19页 |
2.2 研究的思路 | 第19页 |
2.3 研究的原则 | 第19-20页 |
2.3.1 科学性原则 | 第19-20页 |
2.3.2 整体性原则 | 第20页 |
2.3.3 相关性原则 | 第20页 |
2.3.4 整合性原则 | 第20页 |
2.4 研究的方法 | 第20-22页 |
2.4.1 文献研究法 | 第20-21页 |
2.4.2 观察法 | 第21页 |
2.4.3 调查研究法 | 第21页 |
2.4.4 行动研究法 | 第21-22页 |
3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2-26页 |
3.1 系统论观点 | 第22-23页 |
3.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3页 |
3.3 “最近发展区”教育理论 | 第23-24页 |
3.4 学习迁移理论 | 第24-25页 |
3.5 格式塔心理学 | 第25-26页 |
4 高中化学实施单元设计教学的分析与研究 | 第26-32页 |
4.1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 第26页 |
4.2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分析 | 第26-28页 |
4.3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考试、复习的研究 | 第28-30页 |
4.3.1 考试性质 | 第28页 |
4.3.2 命题指导思想 | 第28页 |
4.3.3 测试内容和要求 | 第28-29页 |
4.3.4 试卷结构 | 第29页 |
4.3.5 近五年(2009 年至 2013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化学)试卷考题分析 | 第29-30页 |
4.4 江苏省高考考试、复习的研究 | 第30-32页 |
4.4.1 考试性质 | 第30页 |
4.4.2 命题指导思想 | 第30页 |
4.4.3 测试内容和要求 | 第30页 |
4.4.4 试卷结构 | 第30页 |
4.4.5 近 5 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考题分析 | 第30-32页 |
5 高中化学实施单元设计教学的实践研究 | 第32-66页 |
5.1 高中化学实施单元设计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32-36页 |
5.1.1 调查方法 | 第32页 |
5.1.2 问卷与访谈的编制 | 第32页 |
5.1.3 调查实施 | 第32页 |
5.1.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5.2 高中化学实施单元设计的教学实践 | 第36-66页 |
5.2.1 高中化学实施单元设计教学的的策略 | 第36-39页 |
5.2.2 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与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 第39-64页 |
5.2.3 存在问题与教学建议 | 第64-66页 |
6 结论与反思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页 |
6.2 反思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攻读教育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