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前言 | 第9-10页 |
1 导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医疗卫生服务现状 | 第10页 |
1.1.2 医院建设发展需求 | 第10-11页 |
1.1.3 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要求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医疗服务质量相关理论与评价研究现状 | 第15-24页 |
2.1 医疗服务质量相关理论 | 第15-19页 |
2.1.1 医疗服务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医疗服务的期望 | 第15页 |
2.1.3 医疗服务的特征 | 第15-17页 |
2.1.4 医疗服务质量概念 | 第17-18页 |
2.1.5 医疗服务质量的特性 | 第18页 |
2.1.6 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2.2 感知服务质量理论 | 第19-20页 |
2.2.1 感知服务质量的定义 | 第19页 |
2.2.2 感知服务质量的内涵 | 第19-20页 |
2.3.3 顾客的服务期望及其影响因素 | 第20页 |
2.3 国内外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2.3.1 国内外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20-21页 |
2.3.2 国内外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 | 第21-24页 |
3 基于患者感知的医疗服务质量模型 | 第24-28页 |
3.1 感知医疗服务质量概念 | 第24页 |
3.2 感知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3.3 患者感知医疗服务质量模型的建立 | 第26-28页 |
4 基于患者感知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 第28-40页 |
4.1 体系评价指标建立的方法 | 第28页 |
4.2 评价维度的建立 | 第28-31页 |
4.2.1 确定初筛的评价维度 | 第28-29页 |
4.2.2 成立专家评价小组 | 第29页 |
4.2.3 第一轮专家评价 | 第29-30页 |
4.2.4 召开专家会议 | 第30页 |
4.2.5 第二轮专家评价 | 第30-31页 |
4.3 各维度的评价指标建立 | 第31-32页 |
4.3.1 确定初筛的评价指标 | 第31页 |
4.3.2 第一轮专家评价 | 第31页 |
4.3.3 召开专家会议 | 第31-32页 |
4.3.4 第二轮专家评价 | 第32页 |
4.4 结果 | 第32-34页 |
4.4.1 评价维度的评价结果 | 第32-33页 |
4.4.2 各维度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 | 第33-34页 |
4.5 基于患者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34-36页 |
4.6 预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4.6.1 基本情况 | 第36页 |
4.6.2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 第36-38页 |
4.6.3 调查问卷效度分析 | 第38-40页 |
5 患者感知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分析 | 第40-67页 |
5.1 H 医院简介 | 第40页 |
5.2 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分析 | 第40-67页 |
5.2.1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 第41-42页 |
5.2.2 患者来院前对医院的感知评价分析 | 第42-44页 |
5.2.3 患者来院就医背景分析 | 第44-45页 |
5.2.4 患者基本资料分析 | 第45-50页 |
5.2.5 患者感知服务质量评价分析 | 第50-52页 |
5.2.6 不同特征患者感知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分析 | 第52-58页 |
5.2.7 患者特征交互作用对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的影响 | 第58-61页 |
5.2.8 对策和建议 | 第61-67页 |
6 研究总结 | 第67-6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7页 |
6.2 本研究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内容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文献综述 | 第73-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与科研参与 | 第77-78页 |
一、第一作者发表文章情况 | 第77页 |
二、科研课题参与情况 | 第77-78页 |
附件 | 第78-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