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3 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财务危机预警的必要性 | 第16-22页 |
2.1 财务危机的含义界定 | 第16-17页 |
2.1.1 国外学者对财务危机含义的界定 | 第16页 |
2.1.2 国内学者对财务危机含义的界定 | 第16-17页 |
2.1.3 本文对财务危机含义的界定 | 第17页 |
2.2 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 | 第17-20页 |
2.2.1 财务危机产生的外部原因 | 第18-19页 |
2.2.2 财务危机产生的内部原因 | 第19-20页 |
2.3 财务危机预警的含义 | 第20-21页 |
2.4 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3 财务危机预警的相关理论 | 第22-29页 |
3.1 财务危机预警的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3.1.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2页 |
3.1.2 企业预警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3.1.3 契约模型理论 | 第23页 |
3.2 财务危机预警的功能 | 第23-24页 |
3.3 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方法 | 第24-29页 |
3.3.1 财务危机预警定性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3.3.2 财务危机预警定量分析方法 | 第25-29页 |
4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实证研究 | 第29-49页 |
4.1 研究样本的选择 | 第29-31页 |
4.1.1 研究样本选择的背景与依据 | 第29页 |
4.1.2 研究样本的选择标准 | 第29-31页 |
4.2 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1-38页 |
4.2.1 选取初始财务指标的原则 | 第31-32页 |
4.2.2 选取初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 | 第32-38页 |
4.3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筛选 | 第38-41页 |
4.3.1 样本数据的正态性检验——单样本 K-S 检验 | 第38-39页 |
4.3.2 样本数据的显著性检验 | 第39-41页 |
4.4 因子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1-46页 |
4.4.1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第41-42页 |
4.4.2 构造因子分析模型 | 第42-46页 |
4.5 预测模型的检验 | 第46-49页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9-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5.2 研究的局限性 | 第49页 |
5.3 研究建议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