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第14-19页 |
·“教学案”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教学案”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认知心理学基础 | 第15-16页 |
·建构主义学习论 | 第16页 |
·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所要求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教学案”的设计编写及实施流程 | 第19-38页 |
·教学案编写遵循的原则 | 第19-23页 |
·导学性原则 | 第19-20页 |
·层次性原则 | 第20页 |
·探索性原则 | 第20-22页 |
·启发性原则 | 第22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22-23页 |
·“教学案”设计的基本环节与实施流程 | 第23-30页 |
·“教学案”包含的基本栏目 | 第23-24页 |
·教师的设计与实施环节 | 第24-28页 |
·备课 | 第24-25页 |
·上课 | 第25-27页 |
·课后 | 第27-28页 |
·学生的使用环节 | 第28-30页 |
·课前 | 第28-29页 |
·课中 | 第29-30页 |
·课后 | 第30页 |
·“教学案”有效实施的保证措施 | 第30-34页 |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 第30-31页 |
·教师思想认识要到位 | 第31-32页 |
·教学中要因陋就简、因地制宜 | 第32页 |
·教学中要承认差异 | 第32-33页 |
·教学中能较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 第33-34页 |
·教学案编写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34-38页 |
·教学案并不是教案的简化 | 第34页 |
·教学案并不是教材的简化 | 第34-35页 |
·教学案并不是让学生自学教材 | 第35页 |
·教学案要体现分层教学 | 第35-36页 |
·对学生的评价要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 | 第36页 |
·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教学案”的作用 | 第38-44页 |
·指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意识 | 第38-40页 |
·增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 第40-41页 |
·形成一定的自我检查和评价能力,提高课堂利用率 | 第41页 |
·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预设 | 第41-42页 |
·增强教师反思与终身学习的意识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教学案”应用的实验研究 | 第44-50页 |
·实验对象的确定 | 第44页 |
·实验过程 | 第44-45页 |
·实验成果的评价 | 第45-47页 |
·学生访谈与教师访谈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可以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65页 |
教学案一:物质的比热容 | 第52-56页 |
教学案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第一课时教学案) | 第56-60页 |
教学案三:第十四章第四节 欧姆定律的应用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