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逻辑的飞行员飞行品质评价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本研究工作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飞行员飞行品质评价系统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1.2.3 未来发展趋势 | 第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飞行品质与飞行品质评价系统的介绍 | 第17-25页 |
2.1 飞行品质 | 第17-18页 |
2.2 飞行品质监控 | 第18-20页 |
2.3 飞行品质评价系统简介 | 第20-23页 |
2.3.1 军用飞机飞行品质评价 | 第20-21页 |
2.3.2 民用航空中的飞行品质评价 | 第21-22页 |
2.3.3 飞行训练中的飞行品质评价系统 | 第22-23页 |
2.4 生理信号数据与飞行品质评价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模糊逻辑理论与推理系统的介绍 | 第25-42页 |
3.1 模糊逻辑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25-29页 |
3.1.1 模糊集合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 第25-27页 |
3.1.2 隶属度函数 | 第27-29页 |
3.2 模糊逻辑理论的推理方法 | 第29-32页 |
3.2.1 模糊逻辑运算 | 第29页 |
3.2.2 模糊推理的各种模型 | 第29-32页 |
3.3 模糊规则的表达及其提取方法 | 第32-36页 |
3.3.1 模糊规则的表达 | 第32-34页 |
3.3.2 模糊规则的提取方法 | 第34-36页 |
3.4 模糊逻辑推理系统的结构与分类 | 第36-41页 |
3.4.1 模糊逻辑推理系统结构 | 第36-38页 |
3.4.2 模糊逻辑推理系统的分类及应用 | 第38-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建立基于模糊逻辑的飞行员飞行品质评价模型 | 第42-57页 |
4.1 模型目标概述与模型构建思路 | 第42-43页 |
4.1.1 模型目标概述 | 第42-43页 |
4.1.2 模型构建思路 | 第43页 |
4.2 飞行实验设计 | 第43-48页 |
4.2.1 模拟飞行数据采集 | 第43-45页 |
4.2.2 塞斯纳172飞行数据采集 | 第45-48页 |
4.3 模型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48-53页 |
4.3.1 模型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48-50页 |
4.3.2 模型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 第50-53页 |
4.4 建立模糊逻辑的飞行员飞行品质评价模型 | 第53-56页 |
4.4.1 确定语言变量与论域划分 | 第53-54页 |
4.4.2 隶属度函数的选择 | 第54页 |
4.4.3 模糊规则库的建立方法 | 第54-55页 |
4.4.4 模糊推理方法的确定 | 第55页 |
4.4.5 去模糊化方法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飞行品质评价模型的检验 | 第57-69页 |
5.1 基于模拟飞行数据的飞行品质评价模型的检验 | 第57-64页 |
5.1.1 飞行品质评价模型的结构 | 第57-58页 |
5.1.2 模糊化处理 | 第58页 |
5.1.3 建立模糊规则库 | 第58-62页 |
5.1.4 MATLAB软件建模检验 | 第62-63页 |
5.1.5 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5.2 基于真实飞行数据的飞行品质评价模型的检验 | 第64-68页 |
5.2.1 飞行品质评价模型的结构 | 第64-65页 |
5.2.2 模糊化处理 | 第65-66页 |
5.2.3 建立模糊规则库 | 第66页 |
5.2.4 MATLAB软件建模检验 | 第66页 |
5.2.5 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5.3 模拟飞行与真实飞行FQS比较 | 第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9-70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 | 第74-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