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1.2.1 微能源动力系统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2 微尺度燃烧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2 微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性能测评 | 第25-45页 |
2.1 微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结构及原理 | 第25-28页 |
2.1.1 微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构造与原理 | 第25-26页 |
2.1.2 扭矩组合差量测量法 | 第26-28页 |
2.2 微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性能测试平台构建与性能测试 | 第28-38页 |
2.2.1 微型试验台测试系统的构建 | 第29-32页 |
2.2.2 微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性能测量 | 第32-33页 |
2.2.3 测试结果与评价 | 第33-38页 |
2.3 微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性能参数的相似性类比分析 | 第38-43页 |
2.3.1 相似性评价方法 | 第38-41页 |
2.3.2 数据分析 | 第41-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3 微空间铂丝炽热点火燃烧和压燃燃烧的测试诊断 | 第45-67页 |
3.1 燃烧测试平台的构建 | 第45-48页 |
3.2 铂丝炽热点火基本燃烧特性的测试 | 第48-57页 |
3.2.1 铂丝炽热点火燃烧特性诊断分析 | 第48-52页 |
3.2.2 与常规尺寸发动机燃烧特性类比分析 | 第52-57页 |
3.3 压燃燃烧的实现与燃烧特性的测试 | 第57-64页 |
3.3.1 压燃燃烧模式的实现 | 第57-60页 |
3.3.2 压燃燃烧模式的基本特性 | 第60-63页 |
3.3.3 燃烧模式适应性分析 | 第63-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4 改善微空间铂丝炽热点火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67-87页 |
4.1 甲醇和乙醇燃料微空间燃烧特性测试 | 第67-70页 |
4.2 添加剂对铂丝炽热点火微空间燃烧特性的影响 | 第70-80页 |
4.2.1 硝基甲烷和双氧水的助燃效果 | 第70-74页 |
4.2.2 硝基甲烷添加比例对助燃效能的影响 | 第74-80页 |
4.3 铂丝通电特性对微空间燃烧特性的影响 | 第80-86页 |
4.3.1 电流强度因素的测试 | 第80-83页 |
4.3.2 不同燃料因素的测试 | 第83-8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5 微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循环模拟 | 第87-107页 |
5.1 活塞式内燃机循环模拟数学模型 | 第87-90页 |
5.2 模型参数及其试验测试 | 第90-96页 |
5.2.1 摩擦损失模型 | 第92-93页 |
5.2.2 气体交换模型 | 第93-95页 |
5.2.3 活塞泄漏模型 | 第95-96页 |
5.3 循环模型的验证 | 第96-98页 |
5.4 热力循环的分析 | 第98-105页 |
5.4.1 性能和效率的分析 | 第98-100页 |
5.4.2 结构参数和运行状态的分析 | 第100-10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6 微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极限尺寸的数值推演 | 第107-119页 |
6.1 Scale Down模型条件分析 | 第107-108页 |
6.2 微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极小化数值推演 | 第108-111页 |
6.3 极限尺寸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性能优化 | 第111-116页 |
6.3.1 曲轴箱压缩比 | 第111-112页 |
6.3.2 气缸压缩比 | 第112-114页 |
6.3.3 扫气和排气相位 | 第114-11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6-119页 |
7 结论和展望 | 第119-123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119-121页 |
7.2 创新点 | 第121-122页 |
7.3 工作展望 | 第122-123页 |
致谢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5页 |
附录 | 第135-136页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35-136页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6页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