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交通调查与规划论文

考虑随机行驶时间和车辆协同的公交时刻表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1.1 问题背景及研究工作的意义第16-19页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9-20页
        1.2.1 研究目标第19页
        1.2.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0-22页
    1.4 主要研究成果第22-23页
    1.5 参加的科研项目第23-26页
第二章 公交时刻表设计问题的研究综述第26-46页
    2.1 公交规划过程的基本要素第26-29页
    2.2 公交规划过程相关问题的概述第29-35页
    2.3 公交时刻表构成要素第35-39页
        2.3.1 发车间隔方针第35-36页
        2.3.2 发车时间的灵活性第36-37页
        2.3.3 车辆行驶时间特征第37页
        2.3.4 协同换乘方式第37-38页
        2.3.5 时刻表设计问题的目标第38-39页
    2.4 公交时刻表设计问题的研究综述第39-45页
        2.4.1 公交线路时刻表设计综述第39-41页
        2.4.2 公交网络时刻表协同设计综述第41-44页
        2.4.3 现有研究的不足第44-45页
    2.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随机行驶时间下公交时刻表设计中不同运行策略比较分析第46-70页
    3.1 引言第46页
    3.2 随机行驶时间下公交时刻表设计第46-47页
    3.3 随机行驶时间下公交时刻表设计的一般模型第47-54页
        3.3.1 符号定义第47-48页
        3.3.2 随机行驶时间下公交时刻表设计的问题描述第48-50页
        3.3.3 嵌入不同运行策略的随机行驶时间下公交时刻表设计模型第50-51页
        3.3.4 不同运行策略的数学描述第51-54页
    3.4 基于Monte Carlo仿真的求解方法第54-55页
    3.5 考虑超时行驶费用和驻站策略的公交时刻表设计模型第55-57页
    3.6 实验算例与结果分析第57-67页
        3.6.1 算例设计第58-59页
        3.6.2 基于Monte Carlo仿真方法的收敛性第59-61页
        3.6.3 不同运行策略对总时刻表偏差的影响第61-62页
        3.6.4 不同运行策略对松弛时间的影响第62页
        3.6.5 不同运行策略对线路计划行驶时间的影响第62-65页
        3.6.6 参数灵敏度分析第65-67页
    3.7 本章小结第67-70页
第四章 考虑不均匀发车间隔的公交时刻表协同设计优化方法第70-82页
    4.1 引言第70-71页
    4.2 考虑不均匀发车间隔的公交时刻表协同设计的数学模型第71-75页
        4.2.1 问题描述第71页
        4.2.2 符号定义第71-72页
        4.2.3 车辆协同方式的定义第72-73页
        4.2.4 换乘等待时间的数学描述第73-74页
        4.2.5 数学模型第74-75页
    4.3 模型分析第75-77页
        4.3.1 计算复杂性分析第75页
        4.3.2 可行解的空间特征第75-76页
        4.3.3 求解模型的预处理方法第76-77页
    4.4 实验算例与结果分析第77-80页
        4.4.1 算例设计第77-78页
        4.4.2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78-80页
    4.5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五章 考虑加入松弛时间的公交时刻表协同设计优化方法第82-110页
    5.1 引言第82-83页
    5.2 考虑加入松弛时间的公交时刻表协同设计的数学模型第83-89页
        5.2.1 问题的描述与假设第83-84页
        5.2.2 符号定义第84-86页
        5.2.3 车辆在换乘站点的发车时间第86-87页
        5.2.4 不同类型乘客的等待时间第87-88页
        5.2.5 随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第88-89页
    5.3 模型分析和计算复杂性第89-92页
        5.3.1 模型特征第89-91页
        5.3.2 计算复杂性第91-92页
    5.4 嵌入局部搜索的改进遗传算法设计第92-99页
        5.4.1 遗传算法简介第92-93页
        5.4.2 染色体编码第93-94页
        5.4.3 初始种群的生成第94-95页
        5.4.4 适值函数第95-96页
        5.4.5 交叉操作第96页
        5.4.6 变异操作第96-97页
        5.4.7 精英保留策略第97页
        5.4.8 局部搜索策略第97-98页
        5.4.9 嵌入局部搜索的遗传算法总体实现过程第98-99页
    5.5 实验算例与结果分析第99-108页
        5.5.1 小规模算例与求解结果第100-103页
        5.5.2 针对小规模算例模型的有效性分析第103-104页
        5.5.3 不同类型乘客数对模型有效性的影响第104-105页
        5.5.4 针对不同规模算例模型的有效性分析第105-107页
        5.5.5 求解算法的性能分析第107-108页
    5.6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六章 多目标公交时刻表协同设计:模型,复杂性和方法第110-140页
    6.1 问题背景第110-111页
    6.2 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算法概述第111-112页
    6.3 多目标公交时刻表协同设计的数学模型第112-116页
        6.3.1 问题描述与假设第112-114页
        6.3.2 符号定义第114-115页
        6.3.3 数学模型第115-116页
    6.4 模型特征和计算复杂性第116-122页
        6.4.1 模型特征第116-120页
        6.4.2 计算复杂性第120页
        6.4.3 帕累托前沿第120-122页
    6.5 基于NSGA-Ⅱ的求解算法设计第122-130页
        6.5.1 NSGA-Ⅱ算法描述第122-124页
        6.5.2 染色体编码第124-126页
        6.5.3 解的评价与选择第126页
        6.5.4 交叉第126页
        6.5.5 变异第126-127页
        6.5.6 父代与后代种群合并第127-128页
        6.5.7 基于NSGA-Ⅱ的算法流程第128-130页
    6.6 实验算例第130-138页
        6.6.1 算例与参数设计第130-132页
        6.6.2 针对小规模算例算法的性能分析第132-135页
        6.6.3 针对实际公交网络算法的性能分析第135-137页
        6.6.4 发车间隔偏移量对帕累托解的影响第137-138页
    6.7 本章小结第138-14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40-144页
    7.1 论文工作总结第140-141页
    7.2 未来研究展望第141-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56页
致谢第156-158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磁流体光子晶体传感理论和仿真研究
下一篇:水下机器人双目视觉测距与机械手视觉伺服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