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绪言 | 第6-10页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 第6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6-10页 |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文化场域中的奥涅格及其《第三“礼拜”交响曲》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特立独行: 法国六人团中的奥涅格 | 第10-13页 |
一、出于友谊的联合 | 第10-12页 |
二、对待传统与对同时代作曲家的看法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第三“礼拜”交响曲》诞生的社会文化语境 | 第13-16页 |
一、动荡的社会环境 | 第14-15页 |
二、严重的信仰危机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整体视域下的《第三“礼拜”交响曲》 | 第16-19页 |
第二章《第三“礼拜”交响曲》的特色分析 | 第19-38页 |
第一节 古典奏鸣曲式结构 | 第19-23页 |
第二节 多主题的铺排 | 第23-30页 |
一、多样化的主、副主题 | 第23-29页 |
二、贯穿全曲的中心主题 | 第29-30页 |
第三节 织体的空间性 | 第30-34页 |
第四节 音色的表现力 | 第34-38页 |
第三章 《第三“礼拜”交响曲》的宗教寓意 | 第38-56页 |
第一节 死亡与恐惧 | 第38-41页 |
第二节 祈祷与忏悔 | 第41-45页 |
第三节 抗争与和平 | 第4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