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架构的地铁自动检票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引言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和课题意义 | 第10-11页 |
| ·轨道交通AFC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国外AFC的发展 | 第11-13页 |
| ·国内AFC的发展 | 第13-16页 |
| ·嵌入式系统介绍 | 第16-17页 |
|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7-18页 |
| 2 AFC系统和自动检票机概述 | 第18-24页 |
| ·AFC系统概述 | 第18-19页 |
| ·自动检票机 | 第19-24页 |
| ·自动检票机类型 | 第20页 |
| ·自动检票机功能分析 | 第20-21页 |
| ·自动检票机硬件构成 | 第21-24页 |
| 3 自动检票机控制系统研究 | 第24-44页 |
| ·自动检票机需求分析 | 第24-26页 |
| ·总体需求 | 第24-25页 |
| ·其它主要功能需求 | 第25-26页 |
| ·自动检票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26-30页 |
| ·主要实现功能 | 第26-27页 |
| ·总体设计 | 第27-29页 |
| ·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框图 | 第29-30页 |
| ·自动检票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30-36页 |
| ·硬件设计整体框图 | 第30-31页 |
| ·控制系统核心板设计 | 第31-32页 |
| ·控制系统应用电路设计 | 第32-36页 |
| ·自动检票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36-39页 |
| ·票卡回收单元软件功能分析 | 第36-38页 |
| ·票卡流程分析 | 第38-39页 |
| ·Windows CE下应用程序的开发 | 第39-43页 |
| ·Windows CE下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 第39-40页 |
| ·物理地址的动态绑定 | 第40-42页 |
| ·Windows CE下对GPIO的操作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4 基于S曲线的步进电机的精确控制 | 第44-54页 |
| ·步进电机常用的加减速控制算法 | 第44-46页 |
| ·梯形曲线和指数曲线算法分析 | 第44-45页 |
| ·S曲线算法 | 第45-46页 |
| ·梯形、指数形和S形曲线之间的联系 | 第46页 |
| ·基于S曲线的步进电机加速度和速度的控制 | 第46-50页 |
| ·抛物线形S曲线数学模型 | 第46-47页 |
| ·S曲线加减速研究 | 第47-50页 |
| ·给定约束下S曲线算法仿真 | 第50-52页 |
| ·S曲线算法在自动检票机上的应用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5 地铁闸机通行算法的研究 | 第54-72页 |
| ·常用通行算法 | 第54-55页 |
| ·现有通行算法的优缺点 | 第54-55页 |
| ·拟解决的问题 | 第55页 |
| ·行人模型的建立 | 第55-58页 |
| ·人体形体标准 | 第55-57页 |
| ·通行行人模型建立 | 第57-58页 |
| ·通行行为的定义 | 第58页 |
| ·通道传感器设置方案 | 第58-61页 |
| ·行人通行的识别 | 第61-70页 |
| ·事件识别技术介绍 | 第61-62页 |
| ·定义和识别动作与行为 | 第62-66页 |
| ·通行事件的识别 | 第66-67页 |
| ·行人尾随的识别 | 第67-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作者简历 | 第77-80页 |
| 教育经历 | 第7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8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