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西安市中学生学习策略研究--以经发学校和阎良区第二中学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导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1.2.1 基于以往相关研究的思考第12页
        1.2.2 基于实际的思考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5 研究意义第15-17页
        1.5.1 理论意义第15页
        1.5.2 实践意义第15-17页
第2章 研究综述第17-23页
    2.1 国外学习策略研究现状第17-19页
    2.2 国内学习策略研究现状第19-21页
    2.3 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1-23页
第3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第23-31页
    3.1 学习策略概念的界定第23-25页
        3.1.1 思想渊源第23页
        3.1.2 学习策略概念的界定第23-25页
        3.1.3 学习策略的特点第25页
    3.2 学习策略的结构第25-27页
    3.3 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学习方法的关系第27-31页
        3.3.1 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关系第27-28页
        3.3.2 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关系第28页
        3.3.3 学习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关系第28页
        3.3.4 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关系第28-31页
第4章 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第31-43页
    4.1 研究过程第31-34页
        4.1.1 研究假设第31页
        4.1.2 研究对象第31-32页
        4.1.3 研究工具第32-34页
        4.1.4 研究程序第34页
    4.2 研究结果第34-43页
        4.2.1 测试学生学习策略各层面项目的发展水平情况第34-35页
        4.2.2 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第35-38页
        4.2.3 中学生学习策略发展水平的校际差异第38-40页
        4.2.4 中学生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第40-43页
第5章 研究分析与讨论第43-49页
    5.1 中学生学习策略三个层面各项目的发展情况第43-44页
    5.2 中学生学习策略发展水平的性别差异第44页
    5.3 中学生学习策略发展水平的年级差异第44-45页
    5.4 中学生学习策略发展水平的校际差异第45-47页
    5.5 中学生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习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第47-49页
第6章 研究结论第49-51页
    6.1 研究结论第49页
    6.2 研究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附录第55-63页
    附录1 中学生学习策略问卷第55-61页
    附录2 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第61-63页
致谢第63-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高中自然地理教材对比研究--以大陆人教版和台湾三民版教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