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 第12-13页 |
1.3.2 计划行为理论及其应用 | 第13-14页 |
1.3.3 大学生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山地城市大学生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7-26页 |
2.1 山地城市交通条件分析 | 第17-18页 |
2.2 大学生出行行为分析 | 第18-20页 |
2.2.1 出行需求特征 | 第18-19页 |
2.2.2 出行行为特征 | 第19-20页 |
2.2.3 结伴出行特征 | 第20页 |
2.3 出行方式特性分析 | 第20-23页 |
2.4 影响大学生选择出行方式的其他因素 | 第23-25页 |
2.4.1 外部环境因素 | 第23-24页 |
2.4.2 交通工具属性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出行方式选择模型构建 | 第26-35页 |
3.1 计划行为理论 | 第26-30页 |
3.1.1 理性行为理论 | 第26页 |
3.1.2 计划行为理论 | 第26-28页 |
3.1.3 TPB在出行方式选择研究中的适用性 | 第28-30页 |
3.2 结构方程模型 | 第30-31页 |
3.3 大学生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模型 | 第31-34页 |
3.3.1 模型设定 | 第31页 |
3.3.2 研究假设 | 第31-32页 |
3.3.3 模型结构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调查问卷设计实施与分析方法 | 第35-41页 |
4.1 问卷设计 | 第35-37页 |
4.1.1 问卷类型及设计原则 | 第35-36页 |
4.1.2 计划行为量表 | 第36-37页 |
4.2 问卷实施 | 第37-38页 |
4.3 分析方法 | 第38-40页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页 |
4.3.2 信度分析 | 第38-39页 |
4.3.3 效度分析 | 第39页 |
4.3.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39-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模型验证及分析 | 第41-68页 |
5.1 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 | 第41-42页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6页 |
5.2.1 个人属性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3页 |
5.2.2 量表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3-46页 |
5.3 信度、效度检验 | 第46-48页 |
5.3.1 量表信度分析 | 第46页 |
5.3.2 量表效度分析 | 第46-48页 |
5.4 模型构建、计算结果及检验 | 第48-65页 |
5.4.1 公交方式模型计算结果 | 第49-53页 |
5.4.2 轨道方式模型计算结果 | 第53-57页 |
5.4.3 巡游车方式模型计算结果 | 第57-61页 |
5.4.4 网约车方式模型计算结果 | 第61-65页 |
5.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总结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A | 第75-78页 |
附录B | 第78-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