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泰山小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 第7页 |
·素质教育的推进 | 第7-8页 |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 第8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8-10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8-9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积极心理学 | 第10-11页 |
·心理健康教育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积极心理学理论 | 第12-13页 |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 | 第12-13页 |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 第13页 |
·多元智力理论 | 第13-15页 |
·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多元智力理论的意义 | 第13-15页 |
第3章 积极心理学在泰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第15-29页 |
·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 第15-16页 |
·增加积极体验,培养积极情感 | 第15页 |
·塑造积极人格 | 第15-16页 |
·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 第16-24页 |
·自我观念教育 | 第16-19页 |
·情绪教育 | 第19页 |
·积极心态的培养 | 第19-22页 |
·学习心理辅导 | 第22-23页 |
·人际关系指导 | 第23-24页 |
·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 第24-25页 |
·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 | 第24页 |
·借助学科课程渗透 | 第24页 |
·设立"聊聊吧"和"心语信箱" | 第24-25页 |
·举办团体辅导 | 第25页 |
·积极的校园环境 | 第25-27页 |
·显性校园环境 | 第25-26页 |
·隐性校园环境 | 第26-27页 |
·师资力量 | 第27-29页 |
第4章 讨论与反思 | 第29-33页 |
·泰山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 | 第29-30页 |
·积极教育观念不强 | 第29页 |
·师资力量薄弱 | 第29页 |
·心理健康校本课落实不够 | 第29-30页 |
·支持系统薄弱 | 第30页 |
·建议 | 第30-33页 |
·强化积极教育观念 | 第30-31页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第31页 |
·家庭、社区、学校相互配合 | 第31页 |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 第31-32页 |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 第32页 |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机制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48页 |
附录一: 集中注意力,你能吗? | 第36-39页 |
附录二: 我的习惯我做主 | 第39-42页 |
附录三: 合作力量大 | 第42-45页 |
附录四: 学会沟通——架起你我的心灵之桥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