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问题 | 第10-11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2.1 DBL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scratch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20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论文框架 | 第20-21页 |
第2章DBL概述 | 第21-30页 |
2.1 DBL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2.1.1 设计 | 第21页 |
2.1.2 设计型学习(DBL) | 第21-23页 |
2.2 DBL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 | 第23-25页 |
2.3 DBL核心特征—基于典型教学案例的分析 | 第25-30页 |
2.3.1 DBL典型案例 | 第25-28页 |
2.3.2 DBL典型特征分析 | 第28-30页 |
第3章 基于DBL的小学SCRATCH程序设计教学模式建构 | 第30-36页 |
3.1 DBL模型 | 第30-33页 |
3.1.1 逆向思维(Backward Thinking)学习过程模型 | 第30-32页 |
3.1.2 科学探究式学习循环模型 | 第32-33页 |
3.2 DBL与小学SCRATCH教学契合分析 | 第33-34页 |
3.3 基于DBL的小学SCRATCH课程教学活动模型建构 | 第34-36页 |
第4章 设计型学习模式的SCRATCH教学应用 | 第36-58页 |
4.1 前期准备 | 第36-39页 |
4.2 基于设计型学习的SCRATCH课程教学实施过程 | 第39-46页 |
4.2.1 教学流程 | 第39页 |
4.2.2 课堂时间安排 | 第39页 |
4.2.3 课堂实例 | 第39-45页 |
4.2.4 针对DBL实施情况的课后反思 | 第45-46页 |
4.3 教学效果分析 | 第46-56页 |
4.3.1 scratch期末测验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4.3.2 学生作品分析 | 第47-52页 |
4.3.3 学生DBL态度及适应能力分析 | 第52-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4.4.1 初步取得的成效 | 第56-57页 |
4.4.2 存在的问题 | 第57-58页 |
第5章 总结与建议 | 第58-61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58-59页 |
5.2 研究局限 | 第59页 |
5.3 研究建议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74页 |
后记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