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9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一、国外背景 | 第9-11页 |
二、国内背景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二、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第四节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第15-19页 |
一、文章创新点 | 第15-16页 |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地理概念学习理论概述 | 第19-23页 |
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页 |
第二节 认知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一、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 第20页 |
第三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第四节 新课程改革理念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地理概念的学习 | 第23-32页 |
第一节 地理概念概述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地理概念学习 | 第25-29页 |
第三节 地理概念学习的障碍 | 第29-32页 |
一、非智力因素的阻碍 | 第29-30页 |
二、感知信息不足 | 第30页 |
三、前科学概念的影响 | 第30页 |
四、负迁移的干扰 | 第30-32页 |
第四章 中英高一地理教材概念表述的比较 | 第32-62页 |
第一节 地理图像比较 | 第32-41页 |
第二节 地理案例的设计 | 第41-48页 |
第三节 地理概念图的采用 | 第48-50页 |
第四节 地理概念例子的提供 | 第50-56页 |
第五节 地理概念语言表述的趣味性 | 第56-57页 |
第六节 地理概念内容表述的全面性 | 第57-59页 |
第七节 地理概念表述形式的可读性 | 第59-62页 |
第五章 鲁教版地理教材概念表述优化 | 第62-76页 |
第一节 中学地理教材概念表述的原则 | 第62-63页 |
一、地理性和科学性原则 | 第62页 |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第62页 |
三、可读性与可教性原则 | 第62页 |
四、与地理课程目标一致的原则 | 第62-63页 |
五、有效性原则 | 第63页 |
第二节 优化鲁教版高一地理教材概念表述的策略 | 第63-73页 |
一、丰富地理感知材料,促进地理表象形成,符合认知规律 | 第63-68页 |
(一)图文结合,凸显地理性特征 | 第63-66页 |
(二)增加样例的提供量,促进地理概念形成和同化 | 第66-67页 |
(三)设计生活化“个案”,培养地理思维和基本素养 | 第67页 |
(四)设计先行组织者,促使学生理解地理概念 | 第67-68页 |
二、构建概念图,形成概念体系,促进有意义学习 | 第68-71页 |
三、突出内涵、外延的学习,避免概念混淆 | 第71-72页 |
(一)列表比较,分析异同 | 第71-72页 |
(二)列点或提示,强调关键特征 | 第72页 |
四、完善语言表述,体现人本主义情怀 | 第72-73页 |
第三节 中学地理教材概念表述优化的案例设计 | 第73-7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