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通过团体辅导提高未成年犯的自我控制对其攻击性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引言第8-12页
    1.1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第8-10页
        1.1.1 未成年人犯罪的发展趋势第8页
        1.1.2 未成年犯的基本特征第8-9页
        1.1.3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第9-10页
    1.2 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第10-12页
        1.2.1 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观成因第10-11页
        1.2.2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成因第11-12页
2 关于攻击的理论研究第12-19页
    2.1 攻击的定义第12-13页
        2.1.1 人类攻击的历史第12页
        2.1.2 攻击的定义第12-13页
    2.2 攻击的理论基础第13-17页
        2.2.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第13-14页
        2.2.2 洛伦兹的习性学观点第14-15页
        2.2.3 挫折——攻击理论第15-16页
        2.2.4 社会学习理论第16-17页
    2.3 外显攻击和内隐攻击第17-19页
3 关于自我控制的综述第19-29页
    3.1 自我控制的概念第19-20页
        3.1.1 国外学者的界定第19页
        3.1.2 国内学者的界定第19-20页
    3.2 自我控制理论第20-22页
        3.2.1 精神分析学派第20-21页
        3.2.2 行为主义理论第21页
        3.2.3 认知学派的自我控制理论第21-22页
        3.2.4 其他理论第22页
    3.3 与自我控制有关的因素第22-26页
        3.3.1 年龄与性别对自我控制的影响第23页
        3.3.2 认知发展与自我控制第23-24页
        3.3.3 情绪与自我控制第24页
        3.3.4 归因与自我控制第24页
        3.3.5 家庭与自我控制第24-25页
        3.3.6 注意与自我控制第25-26页
        3.3.7 其它与自我控制有关的因素第26页
    3.4 自我控制与攻击的关系第26-29页
        3.4.1 一般性犯罪理论第27页
        3.4.2 控制理论第27-28页
        3.4.3 自我控制与攻击的实证研究第28-29页
4 团体辅导的综述第29-32页
    4.1 团体辅导的概念第29页
    4.2 团体辅导的理论第29-32页
        4.2.1 团体辅导的精神分析论第29-30页
        4.2.2 团体辅导的人本主义理论第30页
        4.2.3 团体辅导的行为疗法第30-31页
        4.2.4 团体辅导的理性情绪疗法第31-32页
5 研究方法第32-35页
    5.1 研究目的第32页
    5.2 被试选择第32页
        5.2.1 参加问卷调查的被试选择第32页
        5.2.2 参加团体辅导的初试选择第32页
    5.3 研究工具第32-33页
        5.3.1 调查问卷第32-33页
        5.3.2 团体辅导第33页
    5.4 实验设计第33-34页
        5.4.1 预测验第33页
        5.4.2 筛选第33页
        5.4.3 实验阶段第33-34页
        5.4.4 后测验第34页
    5.5 数据处理第34-35页
6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5-43页
    6.1 未成年犯的基本情况第35-37页
        6.1.1 犯罪类型情况第35页
        6.1.2 自我控制与攻击现状第35-36页
        6.1.3 自我控制与攻击性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第36-37页
    6.2 团体辅导干预效果评估第37-38页
        6.2.1 自我控制量表的测试结果比较第37-38页
        6.2.2 攻击性量表的测试结果比较第38页
    6.3 团体辅导方案的效果第38-43页
        6.3.1 调查问卷的效果第38-39页
        6.3.2 访谈效果第39-43页
7 讨论第43-47页
    7.1 未成年犯的自我控制和攻击性特点第43页
    7.2 关于团体辅导效果的讨论第43-44页
    7.3 实验中的不足第44-45页
    7.4 对未成年犯监狱的改造建议第45-47页
8 研究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附录一:自我控制量表和攻击量表第51-53页
附录二:团体辅导方案第53-54页
附录三:团体辅导效果评估问卷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职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初步研究
下一篇: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发展教育重要性与对策研究